糖尿病基本知识课件课件.ppt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特点是血糖显著增高,血渗透压增高,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约2/3患者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为轻症2型糖尿病。诱因①感染,手术、外伤等应激情况,②服利尿剂、糖皮质激素,③血液或腹膜透析,④糖摄入过多,如大量静脉输葡萄糖、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等。
第26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高渗昏迷起病缓慢,常先有多尿、多饮、疲乏,随后出现脱水症状并逐渐加重,患者皮肤粘膜干燥,少弹性,血压下降,眼压降低。由于渗透压升高,导致脑水肿,出现中枢性高热,嗜睡、定向力障碍、幻觉、淡漠,局灶性癫痫、偏瘫或单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最后陷入昏迷。第27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死亡率高达40%~70%,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降低死亡率。⒈补液:高渗昏迷时患者失水超过体重的12%,故应积极补液。如患者无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可鼻饲清水并同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若患者出现休克,肠道补液吸收差,须静脉补液。在治疗最初的8~12小时内,补液总量约4000~6000毫升。当血糖降至250mg/dl(14mmol/l)后,改输5%葡萄糖溶液。
第28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2.胰岛素治疗:也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高渗昏迷时胰岛素需要量通常少于DKA。如果胰岛素剂量过大,血糖下降太快太低,也可诱发脑水肿,增加死亡率。
⒊纠正电解质紊乱:在补液过程中注意补钾,其原则同DKA治疗。
⒋去除诱发因素。第29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症状群:“三多一少”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感染性并发症(皮肤化脓性感染、真菌感染)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AS、高血压)微血管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肌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中枢、周围、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第3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2、随机血浆葡萄糖≥200mg/dL(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FPG)≥126mg/dL(7.0mmol/L)或OGTT2小时血浆葡萄≥200mg/dL(11.1mmol/L)注意:每种检查必须重复一次以确诊OGTT(oralglucosetolerancetes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第3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胰腺(外、内分泌)Exocrine(out)Endocrine(in)胰腺、胰岛结构胰岛A细胞:20%,胰高血糖素β细胞:75%,胰岛素D细胞:5%,生长抑素D1细胞:血管活性肠肽F细胞:胰多肽第3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insulin)半衰期:5~6分钟由胰岛β细胞分泌结合形式游离形式动态平衡1.结构51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A链(21)、B链(30)2.活性由无活性的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水解而成第36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胰岛素原31肽第37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胰岛素第38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胰岛素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胰岛素受体(IR)为酪氨酸蛋白激酶(PTK)型受体胰岛素与IR结合导致受体的PTK激活。PTK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激活PI-3K及Ras-Raf-MEK-ERK等多条信号转导通路1、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到膜上2、使无活性的糖原合酶转为激活的形式3、使基因表达增强,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细胞的增殖等第39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胰岛素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示意图P:磷酸残基TPK:酪氨酸激酶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TPK)GLUT体第4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全面促进物质合成代谢第4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代谢1.调节物质代谢全面促进物质合成↑肝、肌肉、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糖原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