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质生产力赋能_三农_的现实局囿与纾解进路.pdf

发布:2025-03-25约2.14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第39卷第1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Vol.39No.12025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5.01.004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赋能“三农”的现实局囿与纾解进路

刘伟杰,张淑良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新质生产力赋能“三农”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

客观要求。新质生产力可依托颠覆性技术实现对传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的创新配置,带动数

字农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但

是,依据城乡发展的数据资料分析,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涉农技术、数字基建、人才资源等方面存

在显著短板,消解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三农”的现实成效。为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三农”目标,亟需因地

制宜、多管齐下、精准施策,真正使得引进涉农关键技术、推进数字基建完善、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进

一步“落地生根”。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三农”;乡村全面振兴;数字乡村

中图分类号:F124;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425(2025)01-0039-10

一、引言

“新质生产力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与传统生产要素的深度交叉融合,创造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和精神

[1]

产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当前,“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

题,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致力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

[2]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实现了技术革命性超越、要素创新化置配、产业跨越式升级,将新质

生产力拓展运用到“三农”领域,将有效赋能涉农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助力改善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突出问题。

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中针对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农民发

收稿日期:2024-11-0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专项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研究”(2572022DA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研究”

(2572022DE15)

作者简介:刘伟杰,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刘伟杰,张淑良.新质生产力赋能“三农”的现实局囿与纾解进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5(1):39-48.

Citationformat:LIUWeijie,ZHANGShuliang.Therealisticdilemmaandreliefapproachofempoweringagriculture,ruralareasandfarmerswith

newqualityproductivity[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5(1):39-48.

40http://clgsk.qks.cqut.edu.cn

[3]

展作用的研究较为全面。在农民发展方面,马强等认为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增加非农就业、促进农业创

[4]

新等提升农民收入。朱道才等指出新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