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女生武术套路提高课》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6-12-09约7.7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实验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实验课程性质 学 分 学 时 开课单位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吴秀云等主编,《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 [1] 张瑞林主编,《武术与搏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2] 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武术传统套路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3版。 [3] 蔡仲林,周之华主编,《武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撰稿人 审核人 吴秀云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二)素质目标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 (二)理解。 (三)掌握 四、?学?内?容 学 时 比?例 (%) 合计 理论教学内容 基础理论 2 9.7 72 专项理论 4 多媒体教学 1 心肺功能锻炼内容 23 32 专项技术内容 16 22.2 专项技能内容 26? 36.1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武术提高课的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武术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武术的一些较难技术动作,进一步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一些武术图解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使女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要以人为本,遵循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教学时数总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比 例 (%) 理论教学内容 基础理论 1.5 2.1 专项理论 3.5 4.8 多媒体教学 1 1.4 考 试 1 1.4 合 计 7 9.7 2、课程设置与教学时数分配表 项 目 教?学?内?容 各学期学时分配表 总学时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理论 部分 基础理论 1、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2、体育锻炼方法 1.5 1.5 专项理论 1、武术与武德教育。 2、武术运动概述:概念,特点,分类与流派。 3、武术竞赛规则简介。 1.5 3.5 1、剑术的特点、锻炼价值和一般技术要求。 2、武术图解知识。 2 多媒体教学 武术套路欣赏。 1 1 考 试 1 1 合 计 3 4 7 3、理论教学内容 (1) 基础理论 ① 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② 体育锻炼方法选择。 (2) 专项理论 ① 武德教育。 ② 武术的运动特点和分类。 ③ 武术竞赛规则简介。 ④ 剑术的特点、锻炼价值和一般技术要求。 ⑤ 武术图解知识。 (3) 多媒体教学 采用VCD、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方法,主要讲授如何欣赏武术套路,通过对优秀武术套路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武术文化修养和学习兴趣。 (三)考试方式和要求 1、理论部分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或开卷考试形式,每学年末由各专项教师集体拟定各专项课程论文题目范围或考题,学生按照统一的格式规范与要求进行写作或答题。 2、理论部分占第二学期总分数的20%。 第二部分:心肺功能锻炼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调节人体紧张情绪,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同时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 心肺功能锻炼部分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教学时数总分配表 项 目 教?学?内?容 各学期学时分配表 总学时 比例(%)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心肺功能锻炼部分 耐力练习 3 17 23.7 上肢力量练习 2 2 腰腹肌力量练习 2 1 下肢力量练习 2 速度练习 2 柔韧与灵敏练习 3 测 验 3 3 6 8.3 合 计 12 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