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经络与腧穴腧穴总论:分类与作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针灸学 上篇 经络腧穴 腧穴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腧穴的定义。腧穴的分类。 2.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教学内容 1.腧穴的定义。 2.腧穴的分类。 3.腧穴的治疗作用。 一、腧穴的含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部位。 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亦是针灸和其他疗法施术的部位。 俗称“穴位”?。 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腧穴─属经络─属脏腑 二、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 十四经穴 经外奇穴 阿是穴 ⑴经穴 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 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单穴(任、督脉)52穴 ⑵奇穴 十四经穴以外,而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⑶阿是穴 以痛点为穴位,“以痛为腧”。 并有“天应穴”、“不定穴”等之称。 三、腧穴的治疗作用(主治规律)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⑴近治作用: 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如:眼区、耳区、胃部、面颊部、膝部、肩部、手部等。 ⑵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 ⑶特殊作用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机体功能增强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同一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 小结与反思 1.本次课重点讲述腧穴的定义、分类。 2.结合图示,使得凌乱的知识点集中起来 便于学生掌握。 复习与思考 1.腧穴的分类 2.腧穴的定义 3.腧穴的作用 * * 治局部病变 无专用穴 名 无固定位置 无归经 阿是穴 ①主要对某病有特效 ②局部作用 有专用穴 名 有固定 位置 无归经 奇 穴 ①局部作用 ②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病 有专用 穴 名 有固定 位置 有归经 分布在十四经中 经 穴 主治作用 定 名 定 位 定 经 三类腧穴的特点: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 班级: 14级普大针推1—3班 学时:2 学年:14-15 学期:2 课时安排: 一、讲述新课(详见续页) 85′ 二、测评及回顾总 4′ 三、布置作业 1′ 教法设计: 讲授、讨论、提问、演示、模型、经络腧穴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重点:腧穴的定义、分类与主治。 教学难点:腧穴的治疗作用。 教学内容: 1.腧穴的定义。 2.腧穴的分类。 3.腧穴的治疗作用。 介绍腧穴的定义。 简述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简述腧穴的分类 分述:经穴的定义与数目 讲解奇穴的定义。 提示:奇穴中’奇“的含义为不同的意思。 结合临床讲解阿是穴的定义与作用。 对经穴、奇穴、阿是穴以图表形式加以总结。 介绍腧穴的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是腧穴的共性,用于局部取穴 2.远治作用:分部于肘膝关节以下部位的穴位治疗远端病。 3.特殊作用:不同腧穴不同主治,同一腧穴双向主治,主治相同疗效有别。 重点讲解腧穴的近治作用: 学习技巧:不同部位腧穴治疗该部位相关疾病。 *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 班级: 14级普大针推1—3班 学时:2 学年:14-15 学期:2 课时安排: 一、讲述新课(详见续页) 85′ 二、测评及回顾总 4′ 三、布置作业 1′ 教法设计: 讲授、讨论、提问、演示、模型、经络腧穴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重点:腧穴的定义、分类与主治。 教学难点:腧穴的治疗作用。 教学内容: 1.腧穴的定义。 2.腧穴的分类。 3.腧穴的治疗作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