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管切开护理1幻灯片.ppt

发布:2016-10-21约4.87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气管切开的护理 ICU侯然祥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 1、呼吸困难的程度 I度呼吸困难: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时(走路、玩耍、哭闹)有轻度吸入性呼吸困难症状,如鼻翼扇动、胸骨上窝及锁骨上窝轻度内陷等。 II度呼吸困难:安静时有轻度吸入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加剧,但无躁动不安表现。 Ill度呼吸困难:明显的吸入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出汗、轻度发绀。 IV度呼吸困难:是呼吸困难的最后阶段,呼吸困难严重、面色青灰、口唇发绀、窒息、昏迷、呼吸心跳停止。 对I度和II度呼吸困难者,一般可不做气管切开术。但如为喉癌、喉狭窄等,即使有I度或11度呼吸困难也应考虑气管切开。急性会厌炎患者如出现II度呼吸困难也应及时气管切开。 Ill度呼吸困难患者,大多数患者需要及时手术,以免贻误时机,酿成大错。 对IV度吸入性困难患者,不论原因,都应及时作气管切开,甚至紧急气管切开。 2、手术适应证 喉梗阻和颈部气管阻塞 (1)急性喉炎 (2)喉部、咽部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3)邻近器官疾病压迫和影响喉部及气管而致呼吸困难 (4)与自身免疫及代谢系统有关的喉气管疾病 (5)喉、颈部外伤 (6)先天性疾病如神经疾病 (7)正气管阻塞疾患引起的气道阻塞 各种原因造成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1)颅脑外伤、药物中毒、重症股无力等,出现昏迷、咳嗽反射消失或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引起下呼吸道阻塞者。 (2)肺部感染性疾患或其他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特别是老年患者 (3)心、胸及腹部手术病人一般情况差、咳嗽无力、不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者等。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功能衰弱、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潴留,需行人工辅助呼吸,若需长期辅助呼吸而短期内不能拔管者。 保证手术前手术后呼吸道通畅 特殊气管异物,如塑料笔帽等,不能经气管镜取出,或病情危急,条件限制时,可经气管切开取出异物。 一 手术后的处理及护理 手术后如何观察和护理极其 重要,如经验不足或护理不 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特别 是对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正 确的处理尤为重要。 1、室内保温及保湿 室温应保持在21℃湿度应超过50%。 2、专人护理 术后必须昼夜有专人护理,尤其是儿童患者,若 无专人照顾可随时发生意外。同时,应教其家属学会简单的护理知识。 3、急救设备 床边应准备吸引器,照明设备,气管切开包及麻 醉用直达喉镜和气管插管等急救设备,以备在意外脱管,气管套管堵塞重新出现呼吸困难时随手应用。 4、手术后呼吸困难 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有以下原因: (1)气管套管内有分泌物或结痂堵塞; (2)套管脱离气管切口; (3)气管支气管有分泌物假膜形成或有结痂: (4)合并纵隔气肿或气胸; (5)心肺功能衰弱。可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5、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应随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及痰液。儿童气管套管口径较细,为充分吸痰有时需把内套管取出,但取出内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把外套管同时取出。如不慎将外套管拔出,可突然窒息死亡。 根据分泌物多少定期冲洗消毒内管,一般2-3小时一次,以免分泌物附着并固定于内管壁,致内管阻塞。内管取出时间切勿过久,以免分泌物附着手外套管内壁,结成干痂,造成放入内管困难。若此时用力插入内管可将干痂推入气管而产生呼吸困难。 6、更换气管导管 伤口感染、气管套管干痂堵塞、脱管及佩带时间过久时需及时更换套管。 (1)着气管切开时间已经很长,气管造口与皮肤已形成瘢痕窦道时,更换外管并无困难; (2)术后3天之内发生脱管或因其他原因必须重新插入或更换套管时,因窦道尚未形成,有很大的危险性。换管前应做充分准备,包括全套气管切开器械及相同的型号的套管。 五、呼吸道护理 五、呼吸道护理 1.雾化吸入 五、呼吸道护理 翻身叩背 吸入药物后协助病人翻身,叩击背部,使药液与粘痰 充分接触后发挥药效。 在翻身的同时注意各种导管以防脱开。 拍背应自下而上,以边缘到中央,手成勺状以增加共振力量,使痰松动,同时嘱病人咳嗽,将痰咯出。 五、呼吸道护理—吸痰 吸痰的注意事项 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用物每天更换。 吸痰前翻身拍背,高流量吸氧,必要时滴入稀释液,注意吸痰顺序。 吸引负压不宜过大,避免引起剧烈咳嗽。 每次吸引不超过15秒,两次吸痰之间充分吸氧。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痰液性质、量、颜色,观察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呼吸等变化,注意有无气管食管瘘。 痰液粘稠度及临床意义 护理要点 预防局部感染 气管内套管每天取出清洁消毒2~3次。 气管导管的纱布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