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力学习题册_参考答案及解析.doc

发布:2015-11-29约2.38万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一 章 绪 论 一、选择题 1.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在各处相同。 A.应力 B. 应变 C.材料的弹性系数 D. 位移2.构件的强度是指( ),刚度是指( ),稳定性指( )。 A.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B.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 ( ) ( ) ( ) A.B.C. D. 4.下列结论中( )是正确的 A.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 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内力必大于应力; 两根截面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和材料不同的拉杆受同样大小的轴向拉力,它们的应力是否相等( )A.不相等; B.相等; C.不能确定; C )。 A. 认为组成固体的物质不留空隙地充满了固体的体积; B. 认为沿任何方向固体的力学性能都是相同的; C. 认为在固体内到处都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D. 认为固体内到处的应力都是相同的。 二、题 、判断题 1.因为构件是变形固体,在研究构件平衡时,应按变形后的尺寸进行计算。 ( ) 2.外力就是构件所承受的载荷。( ) 3.用截面法求内力时,可以保留截开后构件的任一部分进行平衡计算。( ) 4.应力是横截面上的平均内力。( ) 5.杆件的基本变形只是拉(压)、剪、扭和弯四种,如果还有另一种变形,必定是这四种变形的某种组合。( ) 6.材料力学只限于研究等截面杆。( ) 、计算题 1.图示三角形薄板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角点B垂直向上的位移为0.03mm,但AB和BC仍保持为直线。试求沿OB的平均应变,并求AB、BC两边在B点的角度改变。 解:由线应变的定义可知,沿OB的平均应变为 =(OB'-OB)/OB=0.03/120=2.5× 由角应变的定义可知,在B点的角应变为 =-∠AC=-2(arctan) =-2(arctan)=2.5×rad 2.试求图示结构和两截面的内力,并指出AB和BC两杆件的变形属于何类基本变形 图(a) 图(b) 解:应用截面法,对图(a)取截面n-n以下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b)所示,由平衡条件 =0,×3-3×2=0 解得=2kN BC杆的变形属于拉伸变形。 应用截面法,对图(a)取截面m-m以及n-n以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c)所示,由平衡条件有 图(c) =0,×2-3×1-M=0 ① =0,+-3=0 ② 将=2kN代入①②式,解得 M=1kN·m,=1kN AB杆的变形属于弯曲变形。 3.拉伸试样上A、B两点的距离称为标距。受拉力作用后,用变形仪量出两点距离的增量为。若的原长为,试求A、B两点间的平均应变。 解:由线应变的定义可知AB的平均应变为 l =5×/100=5× 4. 在图示简易吊车的横梁上,力P可以左右移动。试求截面1-1和2-2上的内力及其最大值。 图(a) 解:应用截面法,取图(a)所示截面1-1以右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b)所示,由平衡条件有 图(b) =0,l = F·x ① 解①式,得= F·x/(l 因x的变化范围是0≤x≤l,所以当x=l时,达到最大值,即=F/ 应用截面法,取图(a)所示截面1-1和2-2以右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c)所示,由平衡条件有 图(c) =0,-=0 ②  =0,-F+=0 ③ =0, (l-x)-=0 ④ 解①②③④式,得 =xF/l,=(1-x/l)F,=(l-x)Fx/l 当x=l时,达到最大值,即=F 当x=0时,达到最大值,即=F 当x=l/2时,达到最大值,即=Fl/4 第二章 轴 向 拉 压 一、选择题 1.图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 A.平动 B.转动 C.不动 D.平动加转动 2.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2所示,则正确的说法应是( ) A.1-1、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 B.1-1、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 C.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D.1-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3.有A、B、C三种材料,其拉伸应力—应变实验曲线如图3所示,曲线( )材料的弹性模量E大,曲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