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课件.pptx
第四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我国人多地少,农户的耕地规模是超小型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主要有两种方式:
(1)农户内部的规模经营
(2)农户外部的规模经营;由一个实例引出的话题:
郾城区龙城镇的羽毛加工,是漯河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典型,目前,龙城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羽毛加工基地。全镇羽毛加工村14个,加工农户5000多家,从业人员逾万人,产品种类已由单一的鸡毛掸子发展到工艺掸、羽毛面具、羽毛服饰、羽毛标本等20多个系列、15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投资超百万的公司就7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及河南电视台等媒体都对龙城镇进行过专题报道。;一个问题:通过公司+农户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到底提高了多少?农民从中又得到了多少?
;结论是:事实上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因为此时农户并没有直接面对市场,并且这时农户所得到的价格和市场供求也未必有直接联系,农户也没有真正获得加工环节的利润。
;
于是,一切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点:到底通过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作为直接生产者的一般农户可以真正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从市场交易中获取更多?;一个合作经济组织的例子:美国新奇士种植者协会
新奇士种植者协会是由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得克萨斯州(少量)的6000多户种植橙子、柠檬、葡萄柚等的果农和61个包装公司自发联合组建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背景:互相压价,结果是果贱伤农
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对外盈利,对内服务;为了真正维护果农的利益,新奇士合作社在成立及运行方面还坚持了其他一些基本原则:
门户开放,进退自由;
民主管理,一人一票;
盈余按照与社员发生的业务量摊还;
不以盈利为目的,限制股金分红,设定股息上限.
;分析:这里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下的联合和目前国内的公司+农户形式下的联合的区别在哪里?;
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
合作经济:是具有某种共??需要的农户、消费者或者市场经济中其他势利弱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各环节的垄断力量,自愿联合成共同所有、民主控制的团体开展自我服务的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指农户特别是家庭经营的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自己的生产以及生活条件,谋取或维护自身利益,在自愿互助、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定性;;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三、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2、国际合作社联盟提出的合作社原则;2006.4山西永济、河南兰考南马庄合作社等七家合作社在北京宣布成立全国首家农民合作联合社――国仁绿色合作社联盟。;合作经济的优越性;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特征;五、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基本类型;;总体评价;农业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经济的重要区别:
股份载体不同
股份所有者不同
盈利分配方式不同
管理体制不同;1、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
①产权属性不同
②开放程度不同
③分配制度不同;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第八条第二款又讲到:“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2、合作经济与股份经济
①联合方式不同
②分配方式不同
③价值取向不同
④成员地位不同
;
我国合作经济的探索始于20世纪20年代。
早期合作社中最出名的要数华洋义赈会在河北香河、宴阳初在河北定县、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进行的合作社实验。;华洋义赈会创办的合作社以信用合作为主,最多发展到1万多个。
宴阳初创办的合作社,以信用合作为主,兼营运销、购买等业务,最多时发展到100多个。
梁漱溟创办的合作社以运销合作为主,最多时发展到300多个。;解放以后,政府组织农民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1978年以后,随着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确立,一种新的合作经济组织资源产生了,一般称之为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结论:以上各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确立之后,我国的第一家农业合作社成立于1995年,是山东莱阳的“宇敏蔬菜供销合作社”。;据农业部???料,2005年底,全国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其中较为规范的达15万家,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分别占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