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ppt

发布:2024-04-22约5.3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4血小板膜

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第31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理作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阻碍血小板与配体结合,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更彻底。阿昔单抗(abciximab,c7E3Fab,ReoPro)较早的PGⅡb/Ⅲa受体单克隆抗体非肽类GPⅡb/III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tirofiban)国内目前唯一一个可以应用于临床的GPI1b/ma受体拮抗剂口服制剂(珍米罗非班、夫雷非班及西拉非班等)。用于AMI、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血管成形术后再梗死等。第3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目录一概述二抗凝治疗三抗血小板治疗四新进展第3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具有较阿司匹林强的优点,目前临床应用的为注射剂。口服的GPI1b/ma受体拮抗剂珍米洛非班(Xemilofiban)等的试验结果令人失望.EXCITE试验中7232例冠脉介人手术患者30d和6m主要终点(死亡、心肌梗死和急诊血运重建)无差别今后将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寻找安全有效的口服用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GPIIb/IIIa受体阻断剂】第3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凝血酶抑制剂】凝血酶在血栓形成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抗血栓药的研究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抗凝血酶活性(2)凝血酶受体拮抗药(3)抑制凝血酶生成药第3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CT试验】自身性血栓与接触性血栓自身性血栓形成触发点均来自内皮损伤后III因子暴露,与循环中的VIIa因子结合形成VIIa因子复合物,激活凝血系统接触性血栓从XII因子激活开始,不参与生理性止血。ACT活化凝血时间在含有白陶土(异物)的试管内新鲜血液的凝固时间模拟接触性凝血第3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CT试验应用】静脉抗凝药物主要作用是抗Xa和抗IIa活性抗Xa活性对分子量不敏感;抗IIa活性依赖分子量大小戊糖分子量小,只有抗Xa能力,不能延长ACT(-)肝素、LMWH通过AT-III充分灭活IIa延长ACT(+)水蛭素有抗IIa能力,使ACT明显延长(++)机制不同第37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LMWH具有较肝素剂量易掌握,但其对与血栓结合的凝血酶缺乏抑制作用为其局限性。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如水蛭素)优于LMWH,对血栓中的凝血酶也有抑制作用,但仍存在出血的不良反应。【LMWH与凝血酶抑制剂】第38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Reference杨宝峰.《药理学》,7th,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姚友杰.血小板糖蛋白Ⅱb/llIa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8(l3),2355-2357胡大一,史旭波.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新观念.中国医学论坛报第39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40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凝与抗血小板皆针对血栓阐述血栓的形成关于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目录一概述二抗凝治疗三抗血小板治疗四新进展第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目录一概述二抗凝治疗三抗血小板治疗四新进展第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概述血栓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1)血管壁改变,如内皮细胞损伤、抗栓功能减弱等;(2)血液成分改变,如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及纤维蛋白形成;(3)血流改变,如血流缓慢或停滞。第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栓形成相关因素】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血栓形成的必须物质,其功能激活是高凝状态的表现。纤溶活性对血栓的结局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流是影响血栓性质的主要因素。静脉血栓/红色血栓动脉血栓/白色血栓心脏附壁血栓第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栓类型与治疗选择】动脉系统血流快,内皮细胞损伤后,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反映平台形成动脉血栓抗血小板治疗静脉系统血流慢,血栓形成对血小板依赖小抗凝治疗心脏腔内血流冲刷力介于动静脉之间,依赖程度亦然,更倾向于静脉抗凝为主第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物类型】1.抗凝血药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及香豆素类2.抗血小板药 (1)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