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读历史书籍读后感.doc
中学生必读历史书籍读后感
TOC\o1-2\h\u5781第一章走进历史书籍的宝藏:中学生必读的意义 1
19229第二章《史记》:一部贯穿古今的历史巨著 1
30957第三章剖析《史记》中的主要人物与事件 2
6202第四章我的感悟:《史记》带来的震撼与启示 2
24391第五章从《史记》看古人智慧:引用原文实例 2
32175第六章对比现代:《史记》中的永恒价值 3
24700第七章再探其他必读历史书籍 3
29687第八章总结:历史书籍对中学生的深远影响与阅读建议 3
第一章走进历史书籍的宝藏:中学生必读的意义
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历史书籍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世界的大门。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通过阅读历史书籍,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说《三国演义》,它描绘了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战乱纷争的场景。我们能看到刘备为了兴复汉室,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那种求贤若渴的态度。从这个故事里,中学生可以学到对人才的尊重以及为了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历史书籍还能拓宽中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明白现在社会的很多现象其实都有着历史根源。就像现在的一些礼仪文化,很多都是从古代传承和演变而来的。而且,阅读历史能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当读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时,那种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感会油然而生。
第二章《史记》:一部贯穿古今的历史巨著
《史记》在中国历史书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由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通史,涵盖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这部巨著内容丰富多样,就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从本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帝王的生平事迹,如秦始皇嬴政,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就形象地描绘出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史记》中的世家部分,则讲述了诸侯和重要人物家族的兴衰,像孔子世家,让我们了解到孔子的思想传承以及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列传部分更是精彩,描绘了众多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故事,例如刺客列传里的荆轲,他为了燕国的利益,不顾自身安危,前往秦国刺杀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令人动容。
第三章剖析《史记》中的主要人物与事件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事件跌宕起伏。就拿项羽来说,他是一个充满英雄气概却又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秦军,这一事件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果敢。“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项羽军队的英勇。但是项羽也有着性格上的弱点,他刚愎自用,不听从谋士的建议。鸿门宴上,本有机会除掉刘邦,却因为妇人之仁而放走了刘邦,最终导致自己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再看韩信,他出身低微,却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曾受胯下之辱,但这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在刘邦麾下,他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战役都是他军事智慧的体现。
第四章我的感悟:《史记》带来的震撼与启示
读《史记》真的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它让我看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那种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让我敬佩。他在乌江边上,拒绝渡江逃生,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这种对命运的坦然面对,让我明白了人要有骨气。而韩信的故事则告诉我,人生的起点并不决定终点。他从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成长为一代名将,靠的是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同时《史记》也让我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很多人物都是历经磨难,却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些故事激励着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也要勇往直前,不被一时的挫折打败。
第五章从《史记》看古人智慧:引用原文实例
《史记》中处处体现着古人的智慧。比如在《孙子吴起列传》中,孙武训练宫女的故事。孙武以军法约束宫女,在宫女们嬉笑不遵守军纪时,他果断地斩了两个队长,也就是吴王的宠姬,从而使女兵们迅速变得纪律严明。“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这句话体现了孙武的治军智慧,即明确规则,赏罚分明。再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他在面对廉颇的挑衅时,并没有与之争斗,而是以大局为重,称病不上朝,避免和廉颇发生冲突。他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这种顾全大局的智慧令人钦佩。
第六章对比现代:《史记》中的永恒价值
《史记》虽然写的是古代的事情,但其中的价值在现代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像项羽的那种英雄主义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体现。比如在一些体育赛事中,运动员们为了荣誉,奋力拼搏,即使受伤也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