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一二章.ppt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b[p]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zh双唇送气清塞音p[p‘]舌尖后送气清塞擦ch双唇浊鼻音m[m]舌尖后清擦音sh唇齿清擦音f[f]舌尖后浊擦音r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z[ts]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j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c[ts‘]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q舌尖前清擦音s[s]舌面前清擦音x舌尖前(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d[t]舌面后(舌根)不送气清塞音g舌尖前(舌尖中)送气清塞音t[t‘]舌面后(舌根)送气清塞音k舌尖前(舌尖中)浊鼻音n[n]舌面后(舌根)清擦音h舌尖前(舌尖中)浊边音l[I]ng舌面后(舌根)浊鼻音[?]半元音腭化辅音辅音发音的几种独特情况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属于混合音。声带颤动,较为响亮(与元音相似);又略带摩擦(与辅音相似);口腔近于开放,乐音成分大些。普通话中零声母的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其韵头都是半元音。“烟、温、元”发音时扩大舌面与上腭的接触面,在发辅音时同时加上[j]音,两者合成一个音素。英语dew、俄语、普通话[t、t’、n、l]与齐齿呼相拼时,就带有腭化色彩。“电”、“题”。A唇化辅音B发辅音时伴随圆唇动作,一般在辅音下方(或右上方)加“w”。C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常见,特别是舌根唇化明显。[kw、khw、gw]。D普通话,多数辅音与合口、撮口韵母相拼时带唇化色彩。“都”“居”。E清鼻音、清边音声带不震动,然后经鼻腔、口腔的舌边流出,在辅音下方加“o”F汉藏语系中瑶语勉话多见。小结:音素(元音、辅音)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它着眼于语音的物理属性来分析所有语音共有的声学特征;着眼于生理属性来分析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局限于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01音素是孤立的考察语言片段在一次发音中切分出来的单位,是语言具体使用中的资料实体。而要考察语音的社会属性(即一个音在怎样的系统中起到怎样的功能),还需要引出音位的概念。02什么是音位01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辩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01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01第三节、音系的基本单位——音位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辩义功能)言或方言中凡是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且具有辩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不同的音位。如普通话”度/tu/”、“兔/t’u/”、“怒/nu/”、“路/lu/”中的/t?t’?n?l/与“巴/pA/”、“逼/pi/”、“逋/pu/”、“拨/po/”中的/Aiuo/语音环境相同(韵母、声调),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意义,所以分别属于四个不同的音位。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多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意义的前提下,是最小的,不可以再切分的。次发音中音素和音位并没有什么区别→音位在一次发音中只能由具体的音素来体现。1属于具体语音或方言的。2每一种语言或者方言都有着自己的一套音位系统,这些音位都在具体的语言或者方言中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或者方言,它们的作用也就不存在。比如我们不能将英语中的音位和粤方言中的音位等同起来。3不同语言中,语音体系也不同→音素和音素的差异是否构成功能差别也不同→相同的音素进入不同的音系,其相互关系可能不同(每个语言/方言的音位及其内容不同)英语[P][P]不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不会造成意义差别。people/speak→一个音位/p/汉语则是两个音位。明了语音的社会性→本质上是社会现象。语言里音位的总量很少,大多在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