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碳标签评价与追溯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农产品碳标签评价与追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
其所做的工作等;
1.任务来源:江苏省农学会。
2.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杭州海思
德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知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纯白矩阵科技公司、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主要起草人:卞立平、胡子江、吕滢、吴啸、张宇杰、孙领、卢海燕、
刘贤金、胡兆辉、王立新、朱亚东、徐启来。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全球变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温室气体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为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和
政策,我国也提出了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全球低碳发展的经济大背景下,碳标签作为既能有效约束生产者的碳排放,又
能有效引导消费者低碳消费的工具应运而生。自英国2007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批
碳标签产品,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关于碳排放的法规,
要求国内企业推行碳标签制度,并发布了碳足迹标准PAS2050、碳足迹认证国际
标准ISO14067、组织层面碳核算ISO14064等国际标准。
由于碳标签已被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认可,没有碳标签的产品或企业在国际
市场上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贸易环境的恶化和贸易不平等。
然而我国碳标签制度建立较晚,且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食品和农产品的碳排放量
大,为了能够在新一轮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我国开始大力引导低
碳生产、低碳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先后于2009年宣布实施产品碳足迹计划,
2013年发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公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
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和办法。但是,目前国内
针对农产品的碳标签相关标准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缺少低碳农产品的碳标签
评价与碳足迹的追溯标准,难以引导和规范相关企业进行农产品隐含碳的核算和
1
碳标签评价,无法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进行精准追溯。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碳标签的评价与碳足迹的溯源相关工作,引导市场朝
着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杭州海思德博数
据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知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纯白矩阵科技公司等主体共
同决定制定《农产品碳标签评价与追溯技术规范》,完善我国低碳农产品生产消
费环境,促进绿色低碳农业健康发展。
《农产品碳标签评价与追溯技术规范》规定了农产品碳标签评价与追溯相关
的术语和定义,以及碳标签评价、管理、溯源等环节的相关技术要求,为低碳农
产品的碳标签制定与碳足迹追溯管理提供标准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
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避免与正在制定或已经制定的其他农业或国家标准
发生技术冲突。同时,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与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征求企业、专
家、行业监管部门等多方建议,体现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和先进经验,确保标准
既能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合理性,确保制定的标准方法切实可
行。
三、主要起草过程
1、资料收集
在标准立项阶段,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杭州海
思德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知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纯白矩阵科技公司
多次召开会议,根据目前农产品碳标签、碳足迹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基础,研究探
讨本标准的主要目的和内容,讨论分工标准制定的具体工作,于2022年4月成
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标准编制方案。前期收集整理国内外现有相关标准法
规情况,通过分析讨论,结合市场需求和相关管理规定,制定了标准草稿。工作
组先后三次召开标准讨论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对草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和
修改,初步形成了标准文件草案。
2、预期效果
通过农产品碳标签评价与碳足迹追溯相关标准的实施,可以引导和规范相关
企业进行农产品隐含碳的核算和碳标签评价,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进行
精准追溯,引导市场向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2
3、文本起草
在标准验证的基础上,起草组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和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