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方案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专业带头人:李继睿
男,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2005年获中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6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内高等学校访问学者结业。副教授、化工分析工程师、化学检验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带头人、应用化学系副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化工行业优秀教师”、“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全国化工行业优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者”。
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主持院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参与院级课题5项。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教育“精品课程”《仪器分析》课程负责人,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负责人。
项目团队成员:
顾问 : 侯定军 高级工程师
中盐株化集团公司质检部部长
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5/SC1)委员 组长 兰立新 博士、副教授、应用化学系主任 副组长 : 向德磊 株洲冶炼集团公司中心化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5/SC1)冶金分会委员 陈杰山 副教授、化工分析工程师、化学检验技师
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考评员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带头人, 项目组
成员 : 王织云(教研室主任)
彭展英(副教授)、王潇蕤(副教授)、彭有娣(讲师)
高谦明(副教授)、刘松长(副教授)、曹慧君(工程师)
吴新华(讲师)、石慧(讲师)、张桂文(高级实验师)
阳小宇(高级实验师、专业带头人)、罗桂甫(副教授)
舒和英(湖南昊华化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郭扬武(中盐株化集团公司质检部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 协作
单位 : 中盐株化集团公司 株洲冶炼集团公司 湖南昊华化工有限公司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化工产业是我国六大现代制造业之一。据【中国化工报】报道,截至2010年10月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6114家,实现总产值7990.7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12.71%。有权威机构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达到60%以上。麦肯锡等国际权威机构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石化产业将处于旺盛发展期,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化学品消费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制造国。
化工产业是湖南的优势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将石油化工产业确定为十大优势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石化产业成为了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2008年,湖南省石化行业生产总值和主营销售收入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湖南省第三个千亿产业。截止2009年底,全省石化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2家,总资产700亿元,从业人员17万人,与“十五”末相比,年均递增分别为30.3%、19.8%、13.1%。经初步估算,2010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达1800亿元;2011年2月25日,在“湖南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强调:“要以转型创新发展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优化工业结构,加大产业振兴规划力度,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冶金、有色、石化等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
根据我省石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省政府相关规划部署,石化行业全面实施“94212”战略,即到2015年,形成以炼化一体化和盐资源优势为龙头和出发点,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和配套发展支农化工、现代煤化工、新能能源化工、化工装备、化工物流共9大产业;实现4200亿元销售收入;行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12强。从而继续在湖南经济中保持优势产业地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升级,能源、重化工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正处于鼎盛期的行业优势为我院专业建设与发展奠定了产业背景。
2、区域经济背景
工业重镇株洲,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是南方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与北方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并称“北郑南株”,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由此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株洲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工业基础最强的城市,也是湖南最大的基础化工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