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后置埋件施工方案.docx

发布:2025-03-18约4.5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工程规模:[阐述建筑规模,如建筑面积、层数、结构类型等]

4.后置埋件用途:主要用于连接[具体连接对象,如幕墙、设备等]与主体结构,传递荷载,确保结构安全稳定。

二、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5.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变更文件

6.现场实际勘察情况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后置埋件的规格、数量和锚固参数,绘制详细的埋件布置图。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后置埋件施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要点。

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后置埋件材料,包括化学锚栓、锚板、螺栓等。材料必须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环氧胶粘剂、密封胶、防锈漆等。

3.机具准备

-配备齐全的施工机具,如电钻、冲击钻、扳手、扭矩扳手、测量仪器等。施工机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准备好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手套等。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拆除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坚实。

-对主体结构表面进行检查,如有缺陷或不平整,应进行修补和处理,使其符合后置埋件施工要求。

-根据埋件布置图,在主体结构上弹出埋件位置线,并做好明显标记。

四、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测量出后置埋件的位置,并在主体结构上做好标记。

-测量放线应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放线完成后,应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钻孔

-根据化学锚栓的规格和锚固深度要求,使用电钻或冲击钻在主体结构上钻孔。钻孔时应保持钻头垂直于结构表面,避免钻孔倾斜。

-钻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控制在±5mm以内。钻孔完成后,应使用毛刷将孔内灰尘清理干净。

3.清孔

-采用专用的清孔工具,如气泵、毛刷等,对钻孔进行彻底清孔,确保孔内无灰尘、杂物。

-清孔完成后,应使用干净的棉纱将孔口封堵,防止灰尘再次进入孔内。

4.植入化学锚栓

-将化学锚栓的药剂管插入钻孔底部,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将药剂管破碎,使药剂充分填充钻孔。

-将化学锚栓插入钻孔内,使用电动扳手或手动扳手按照规定的扭矩值将化学锚栓拧紧,使药剂与孔壁和锚栓充分粘结。

-植入化学锚栓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锚栓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5.安装锚板

-将锚板套入化学锚栓上,使锚板的孔与化学锚栓对齐。

-使用螺栓将锚板与化学锚栓拧紧,确保锚板与主体结构表面紧密贴合。安装过程中应使用水平仪和经纬仪进行测量,保证锚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6.检查验收

-后置埋件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锚栓的规格、数量、位置、锚固深度、扭矩值,锚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尺寸等。

-对后置埋件进行拉拔试验,检验其锚固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拉拔试验应按规定的数量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记录在案。

-检查合格后,填写后置埋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后置埋件的品种、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化学锚栓的锚固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拉拔试验结果应满足规定的指标。

-后置埋件的安装位置、标高、垂直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一般项目

-后置埋件表面应平整,无裂缝、变形等缺陷。

-锚板与化学锚栓的连接应牢固,螺栓拧紧扭矩应符合规定值。

-后置埋件的防腐、防锈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涂层应均匀、无漏涂现象。

六、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采购后置埋件材料,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