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沿技术论坛
( )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下
龚元明 , 萧德云 , 王俊杰
(清华大学 自动化系 , 北京 100084)
[ 中图分类号] TP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2)
Techniques in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 B)
GONG Yuanming , XIAO Deyun , WANGJunjie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of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 China)
3 数据融合方法 某些目标报告。第 3 级为更新 , 各种传感器一般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虽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 都存在随机误差 , 所以在时间上充分独立地来自
系和有效的融合算法 , 但是在不少应用领域根据 同一传感器的一组连续报告, 比任何单一报告可
各自的具体应用背景 , 已经提出了许多成熟并且 靠。因此在推理和多传感器合成之前要先组合
( )
有效的融合方法。 更新 传感器的观测数据。
31 DS 证据推理方法
DS (DempsterShafer) 证据推理是贝叶斯推
理的扩充 , 其 3 个基本要点是 : 基本概率赋值函
数 mi 、信任函数 Bel i 和似然函数 Pls i 。
DS 方法的推理结构是自上而下的 ,分 3 级 ,
推理结构如图 4 所示。第 1 级为目标合成 ,其作
用是把来自独立传感器的观测结果合成为一个总
( )
的输出结果 ID 。第 2 级为推断 ,其作用是获得 DS 证据推理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基本
传感器的观测结果并进行推断 ,将传感器观测结 应用过程如图 5 所示。它首先计算各个证据的基
果扩展成目标报告。这种推理的基础是 : 一定的 本概率赋值函数 m 、信任度函数Bel 和似然函数
i i
传感器报告以某种可信度在逻辑上会产生可信的
[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作者简介] 龚元明 ( 1964) , 男 , 湖北蒲圻人 , 副教授 , 博士后 , 主要从事检测技术、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的科研开发工作。
冶金自动化 2002 年第 5 期 ·1 ·
前沿技术论坛
Pls ; 然后用 DS 组合规则计算所有证据联合作 表决法等。
i
用下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信任度函数和似然函 321 聚类分析法
数 ; 最后根据一定的决策规则 , 选择联合作用下 聚类分析算法是一组启发式算法 , 在模式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