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
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
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
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
2.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 )
A.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
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
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
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
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5.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
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
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
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
6.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 )
A.[y,?] B.[a,]
C.[u,] D.[]
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
A.[k,] B.[m, n]
C.[n, ] D.[k,p]
8.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n],但“面包”却读作[mi?mp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 )
A.弱化 B.增音
C.同化 D.异化
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
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
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
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
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 )
A.席卷 耳鸣 地震 B.打倒 切断 推翻
C.发光 散热 出气 D.天地 欢乐 爱好
11.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情况的一组是( )
A.丹麦 挪威 法兰西 B.沙拉 咖啡 麦当劳
C.卡车 啤酒 立邦漆 D.香波 克隆 好莱坞
12.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 )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3.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 )
A.词语搭配问题 B.意义表达问题
C.语音实现问题 D.句法结构问题
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 )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
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
15.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 )
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实词和虚词
C.典型词和兼类词 D.体词和谓词
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组合到词组为止
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
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
17.“汽车”和“卡车”是( )
A.上下位词 B.同义词
C.等义词 D.近义词
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 )
A.这样做不值得 B.他跑过去开门
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 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
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 )
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
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
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
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
2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 )
A.笔画 B.字符
C.偏旁 D.部首
21.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 )
A.词语文字 B.语素文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