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培训课件.ppt

发布:2025-03-24约1.58千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餐饮服务场所;食品处理区

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专间、专用操作区。

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等。

专用操作区: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区、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

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程度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烹饪区、餐用具保洁区。

一般操作区:指其他处理食品和餐用具的区域,包括粗加工制作区、切配区、餐用具清洗消毒区和食品库房等。;;设计与布局;建筑结构应采用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清洁或消毒,地面、墙面、门窗、天花

板等建筑围护结构的设置应能避免有害生物侵入和栖息。

天花板宜距离地面2.5m以上。

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

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专间的门能自动关闭。专间的窗户为封闭式(用于传递食品的除外)。

清洁操作区不得设置明沟,地漏应能防止废弃物流入及浊气逸出。就餐区不宜铺设地毯。如铺设地毯,应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就餐区不宜铺设地毯。如铺设地毯,应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建筑结构;;从业人员污染食品途径:;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工作帽:;口罩:;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宜)洗手并消毒:;推荐的洗手步骤:;常用消毒剂:;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要求;工作服分区分色:;;清洗消毒;消毒方法;;;设施要求-供水、排水设施;设施要求-清洗消毒保洁设施;推荐的清洁方法:;推荐的清洁方法:;推荐的清洁方法:;推荐的清洁方法:;推荐的清洁方法:;推荐的清洁方法:;设施要求-洗手设施;设施要求-卫生间、更衣室;设施要求-照明通风排烟设施;冷冻柜、冷藏柜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冷冻、冷藏柜(库)设有可正确显示内部温度的温度计,宜设置

外显式温度计。冷藏环境温度的范围应在0℃~8℃。冷冻温度的范围宜低于-12℃。

库房应设有通风、防潮及防止有害生物侵入的装置。

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类别食品和非食品(如食品包装材料等),应分设存放区域,不同区域有明显的

区分标识。

库房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存放架,其结构及位置能使贮存的食品和物品离墙离地,距离地面应在10cm以上,距离墙壁宜在10cm以上。

设有存放清洗消毒工具和洗涤剂、消毒剂等物品的独立隔间或区域。;;废弃物管理;垃圾桶分色:;;;;有害生物防制;灭蝇灯:;;生物危害:;生物危害:;生物危害:;生物危害:;;微生物污染:;;原料采购及运输;进货查验;原料贮存;;基本要求;设施、工器具分区分色:;基本要求;;粗加工制作与切配;专间内加工制作要求;专间内加工制作要求;专用操作区内加工制作要求;烹饪区内加工制作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食品相关产品使用要求;;食品冷却及再加热;食品留样;;分派菜肴、整理造型的工具使用前应清洗消毒。

加工制作围边、盘花等的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使用前应清洗消毒。

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高危易腐食品,应在高于60℃或低于8℃的条件

下存放。在8℃~60℃条件下存放超过2小时,且未发生感官性状变化的,应按本规范要求再加热后方可供餐。

宜按照标签标注的温度等条件,供应预包装食品。食品的温度不得超过标签标注的温度+3℃。

供餐过程中,应对食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食品受到污染。使用传递设施(如升降笼、食梯、滑道等)的,应保持传递设施清洁。

供餐过程中,应使用清洁的托盘等工具,避免从业人员的手部直接接触食品(预包装食品除外)。;餐饮外卖;;检验检测;;文件记录;;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自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