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职高专: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代码:670206)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山西省晋剧院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演出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专业建设基础
1、师资条件基础
拥有一支极具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是戏曲表演专业最大财富。戏曲表演专业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24名专职教师,平均年龄40岁。其中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1名,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两名,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12名,取得本科学历的9名,硕士研究生4名。近年来,先后有9人赴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学习,通过提高学历、专业研修等形式,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以上措施,为提高我院戏曲表演专业的师资队伍,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储备了充足的能量。
2、课程与教材条件基础
①课程:戏曲是一门传统艺术,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戏曲唱、念、做、打全方位培养的专业特性,使戏曲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包括把子、身段、武功、唱念、剧目等专业技能课以及乐理、视唱练耳、戏曲史、表演理论等理论课。通过课程改革,增加了小品、舞蹈、声乐等素质教育和技能拓展课程。本专业具有省级精品课程两门:《小生剧目课》、《青衣唱念课》,院级精品课程三门:《花脸剧目课》、《晋剧音乐概论》、《须生剧目课》。
②教材:戏曲表演专业的技能类教材,如:基功、身段、把子、武功课均选用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材,这些教材几乎已成为全国戏曲类院校的通用教材;理论课选用中央音乐学院教材;其它则以本院自编教材为主。
3、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本专业已形成“基础教学——实训实践——剧目驱动——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中,打造精品成为龙头和驱动力,形成了本专业院团合作办学的新格局,进一步带动了教学内容、方式以及师资结构等一系列深层改革,彰显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增强了本专业竞争力,树立了本专业的品牌和形象。
实施精品剧目战略,为强化学生艺术实践提供了舞台
原创作品《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是我院创作的、本专业承办的大型戏曲晚会。该晚会将山西戏曲四大剧种融为一体,将四大剧种的精彩唱段通过与交响音乐结合,以剧种神韵,新的色彩,新颖的形式,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本专业的学生在该晚会中充分展示了各种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大型说唱剧《解放》是我院创排的、由著名编导张继刚导演的又一部力作,该作品正在冲刺国家十大精品工程。本专业学生担任了剧中的主唱及戏曲表演部分,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专家的首肯。
加强院团合作,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创造了条件
与表演团体合作是本专业的传统。过去曾“订单式”为山西省京剧院等多个院团培养京剧、碗碗腔、二人台等专业。近年来本专业院团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合作方式更加灵活机动,比如与华夏之根艺术团合作演出大型说唱剧《解放》;与运城市蒲剧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等四大梆子合作演出《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与山西省晋剧院、太原市实验剧院等多家院团合作,分别就顶岗实习、共同制定人才配培养方案、合作演出、教学内容互相反馈、教学资源共享等事项签订合作协议。
院团合作转变了培养方式,强化了学演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舞台感和人物感,确保了实践育人这一重要教学手段的实施。
4、实训实践设备与条件基础
戏曲表演专业实训室及实习教学基地一览表
类型 名称 备注 校内 实训室 9个 校内 多媒体教室 6个 校内 华夏剧场 1个 校外 山西省晋剧院 其下辖演出团、青年团 校外 太原市实验晋剧院 其下辖演出团、青年团 校外 山西省京剧院 其下辖演出团、青年团 校外 贯中美锦晋剧团 大型民营晋剧团 校外 晋阳嫦娥艺术团 大型民营晋剧团 校外 山西省文华晋剧院 大型民营晋剧团
依据戏曲教学的特殊性,在校内实训室中均配备有地毯、木头地板、各种垫子;在剧场内均配备整套戏曲传统服装、道具以及音响和灯光等设施。
5、专业建设的优势和特色
①历史悠久,积淀丰厚。
戏曲表演专业是全省唯一的戏曲高职院校、戏曲教育最高学府和最大基地,拥有50多年的办学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积淀了半个多世纪戏曲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优秀的教育传统,这是专业建设以及长远发展的底蕴所在。多年来,为艺术院团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在山西省艺术院团中有90%以上的管理者和艺术骨干都是我院毕业生,成效显著。
②团队优秀,成果显著。
戏曲表演专业不断加强教学环境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