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5苏教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案 5 必修三( 三) 、必修四 ( 一)
——《秋水 ( 节选) 》、《非攻 ( 节选) 》、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学案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 ( 过、相、窃、凶等 ) 、虚词 ( 焉、之、以等 ) 、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背诵相关名句。 2. 重点辨析“焉”的用法, 掌握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的 特点。 3. 翻译重点句式 ( 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等 )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分别是(1)( )
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秋水时.至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亏.人自利也亏.无为之大道哉
入人园圃窃.桃李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宜可使
(2)( )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无乃尔是.过与
河内凶.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则将焉用彼相.矣
材木不可胜.用也刑人如不恐胜.
(3)( )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固而.近于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虎兕出于.柙 移其粟于.河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既来之,则安.之 4.下列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5.补写出下列各句空缺的部分。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盖均无贫,
。
谨庠序之教, , 。
找出下列句中的同类词。
表示“更加”之义的词
①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寡人之民不加多:
④滋可痛已:
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⑥每逢佳节倍思亲:
表示“轻视、看不起”之义的词
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②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③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焉”字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 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③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 .耳矣:
④ 斯天下之民至焉.:
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⑥ 盘盘焉.,囷囷焉.:
迁移练习 (1) 试用位置推断法推断其意。
① 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
③ 夫五人者, 激于义而死焉 .者也:
④ 犹且从师而问焉.:
⑤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
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⑦ 朝济而夕设版焉.:
⑧吴之民方痛心焉 .:
(2) 试用此法做高考题 ( 无需上下文 ) 。判断各组句子中,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① 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09 安徽卷第 5 题 B 项)
答:
② 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07 浙江卷第 12 题 D项)
答 :
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说说下列句子有何共同特点。
①以为莫己若者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恐年岁之不吾与 ④古之人不余欺也
⑤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答: 迁移练习 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还原为正常句式。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答:
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09 天津卷翻译题 )
答:
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09 浙江卷翻译题 )
答 :
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09 四川卷翻译题 )
答:
重点语句翻译。
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
随堂训练
下列句中“焉”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
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焉 .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
阅读下面的语段,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傅弈,相州邺人也。
B.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若不阙秦,将焉 .取之且焉.置土石
武德七年,弈上疏请除去释教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今之僧尼,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 产育男女,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蚕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高祖付群官详议。中书令萧瑀与之争曰:“佛,圣人也。弈为此议,——‘非圣人者
无法’,请置严刑。”弈曰:“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而佛逾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