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解马克思 当代传记的视角.pdf

发布:2019-05-07约1.27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Highlight 本刊特稿 ■■■ 訛輳輥 最重要的自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多地从阶级 新闻观明显不同。 观点去看待新闻事业和新闻自由:“在阶级消灭之前,不 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责 管通讯社或报纸的新闻,都有阶级性。资产阶级所说的 任先于自由这几个核心理念,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统 訛輴輥 一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 “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 ‘新闻自由’是骗人的,完全客观的报道是没有的。” 可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不否认新闻自由的价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只有信守、坚持 值,对新闻自由本质的认识也十分深刻。不过,为了无 这些核心理念,才能承担起习近平总书记在“2 ·19”讲 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事业,马克思主义新 话中提出的职责和使命,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 闻观强调社会责任先于新闻自由,新闻工作者只有具 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 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担负社会责任,才会享有充分 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的新闻自由。这与新闻自由先于社会责任的自由主义 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舆论支持。■ 理解马克思:当代传记的视角 □ 马 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 (2016)06—0009- 2 2016 年春,一首“神曲”《马克思是个90 后》席卷校 在西方世界,恩格斯是第一个为马克思作传的人, 园,歌曲通过对马克思的人性化解释,力图缩短历史距 但多是长文,未能成书。德国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学家 离,使马克思重归青年学生的世界。这一现象亦使教育 弗兰茨·梅林,自 1880 年追随马克思,并与马克思后代 工作者反思,某种意义上,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前,一 和恩格斯保持长期交往,他受马克思女儿劳拉之托撰 个基础工作是理解与阐释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思想 写《马克思传》,该书积30 年心血,出版于 1919 年,是 家生活在特定的时代,面对特定的历史阶段,需要解决 世界第一部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传记。梅林凸显马克思 特定的历史问题,与特定的对手发生对话或潜对话,同 伟大革命导师的光辉形象,政治立场坚定,文笔炙热。 时,一个有影响的思想家又能从纷繁的现象中深入本 该书在中国先后有 1945 年罗稷南译本和 1965 年樊集 质,面向更广阔的历史空间,从而生于时代又超越于时 译本。 代。在21 世纪的今天,我们如何理解与建构马克思形 在中文世界,20 世纪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共党 象,如何使19 世纪的马克思、20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与 员李季,在给胡适的信中谈到:“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自 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实践深刻结合,如何将“高度语境 然先从马氏的传记入手。”李季精通德语、俄语和英语, 化的解释“与“去语境化的解释”辩证结合,不仅重要, 参考了当时所有马克思传记材料,出版于 1926- 1932 9 而且具有政治上的紧迫性。 年之间的三卷本《马克思传》,几近七十万字,由蔡元培 题序,是中国首部长篇马克思传记,内容丰瞻,求真求 訛輶輥 一、中文世界的马克思传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