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不同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差别,通过不同方式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罗列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结论 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方能取得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的身心健康日益受到关注,呈现出对健康高层次、高质量和全方位的需求。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医院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护士在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和康复保健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为了解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健康教育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或解决对策,现将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影响因素
1.1护理人员知识缺乏 目前临床护士尚缺乏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尤其是中专、大专学历者,因受教育层次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不少护士还停留在卫生宣教阶段,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指导,缺乏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1.2护理人员编制缺乏 充足合理的护士编制是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护士编制不足,势必导致护士超负荷工作,从而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影响健康教育高质量地实施完成。
1.3教育方法欠妥 缺乏沟通和交流技巧,特别是年轻护士,缺乏耐心和沟通技巧,缺少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大部分患者获得的知识零散混乱,无法正确应用和实施。
1.4实施健康教育的时机 研究表明,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同,效果有显著差异。因此,必须尽早实施健康教育,和患者的首次接触就是健康教育的开始,并且要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住院过程中。
1.5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时间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病程及住院时间越长,患者的意志活动减退明显,越来越缺乏高级意向要求[2]。
1.6患者配合程度 患者的不遵医行为也是导致健康教育无法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表现为患者自制能力差,经济困难,情绪消极拒绝治疗等。
2护理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护理人员应同重视护理操作一样重视健康教育工作,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掌握更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加强沟通交流技巧,并争取家属理解配合。
2.2丰富形式,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 护理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而患者拥有不同的文化经济背景,只有根据个性特点,因人施教,因病宣传,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方式,使患者根据自我情况参与教育活动,使教育的重点聚焦于患者个体状态,有的放矢地对患者实施教育及评价其效果。对重点、难点的健康问题进行反复的系统的指导,直至患者掌握,从而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到位。如:一对一演示形式、学习班形式、现身说法、互动式健康教育等,而多媒体课件的健康教育讲座,集图、文、声、色等互交功能于一体,以其科学性、高效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喜爱[3]。出院后的电话回访更是使健康教育从医院走向社会,使护理工作向家庭和社会拓展,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4]。
2.3精心准备,提高健康教育课件品质,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 如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杨红叶等[5]研究表明:国内一般认为90%的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30%患者术前感到害怕疼痛,所以要先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查找资料,找出最新动态,并加以比较,教育内容由浅入深,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术前术后健康指导,可改善患者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精神和感情困惑,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4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根据科室的实际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合理分配护理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2.5定期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如与患者交谈、定期组织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查房、定期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需求及意见调查表,通过收集信息,了解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不足,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修正措施,从而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到位。
总之,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方式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职能作用,提高护士在维持健康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丁炎明.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75.
[2]赵丽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与健康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