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鸡种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
PAGE8
三黄鸡种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皖南三黄鸡种鸡饲养过程中的饲养模式、引种、育雏期管理、育成期管理、产蛋期管理、种公鸡管理、饲料营养、环境卫生、免疫接种、疫病净化、兽药使用、档案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皖南三黄鸡种鸡饲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5886养鸡场带鸡消毒技术要求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47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3458《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t/home/xc/文档\\x/_blankT/CVMA49种鸡场禽白血病、鸡白痢净化要求
《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3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皖南三黄鸡
皖南三黄鸡,又称宣州鸡,属中型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
3.2全进全出
同一鸡舍或同一鸡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鸡,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
4饲养模式
笼养。
5引种
选择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原种或祖代种鸡场,禽白血病和沙门氏菌病检测无阳性,经产地检疫合格。引种遵循全进全出原则。
6育雏期饲养管理(1~42日龄)
6.1育雏前准备
育雏舍经熏蒸消毒后通风换气,入雏前2小时,将舍内温度提升至33~35℃,相对湿度调至60%~70%,检查饮水、喂料、控温、通风等设施设备。
6.2饮水
雏鸡出壳后12~24h初饮,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复合维生素,水温控制在15~20℃,随雏鸡日龄增长,适时调整饮水线的高度。饮水水质应符合NY5027规定要求。
6.3开食与饲喂
雏鸡先饮水后开食,少喂勤添,4周龄前自由采食,母鸡5周龄开始限制饲喂,根据日龄增长,适时调整采食面积。
6.4断喙
在6~9日龄进行断喙。断喙前1天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以防止应激,减少出血。
6.5温度与湿度
1~7日龄温度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降低2~3℃,降至22~23℃脱温;1~7日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7日龄后55%~60%。
6.6光照
皖南三黄鸡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详见表1。
表1皖南三黄鸡雏鸡光照控制表
日龄
光照时间(h)
光照强度(Lux)
1~3
24
15~20
4~7
23
15~20
8~14
17~22
10~15
15~42
10~16
10~15
43~126
10~12
5~10
127日龄以后
10~16
10~15
6.7饲养密度
皖南三黄鸡种鸡饲养密度详见表2。
表2皖南三黄鸡种鸡饲养密度
鸡日龄
1~10
10~30
30~42
42日龄以后
饲养密度
(只/平方米)
40~50
30~40
20~30
15~20
7育成期饲养管理(43~120日龄)
7.1分群
43日龄,将雏鸡转至育成舍,公母分群饲养。
7.2分级饲养
43日龄开始,每周随机抽取公鸡10%,母鸡5%称重,根据体重调整喂料量。
7.3选种
42~49日龄,剔除性别鉴定错误的鸡和残次鸡;70~84日龄,淘汰性征不明显以及体重不符合种用标准的鸡;开产前淘汰前两次漏检的鸡。
8产蛋期饲养管理(121日龄以后)
8.1转群
120日龄转入产蛋鸡舍。
8.2人工受精
人工受精参照NY/T3458执行。
8.3种蛋管理
每天收集种蛋2~3次,剔除畸形蛋、裂纹蛋、软壳蛋、砂壳蛋等残次种蛋,种蛋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9种公鸡饲养管理
9.1种公鸡挑选
56日龄左右时,选留体形健壮、羽毛大多呈红黄色、鸡冠大而直立、颜色鲜红的公鸡;母鸡转群时,按照公母比例1:(15~25)比例再次选留。
9.2调教
公鸡145日龄性成熟,开始训练采精,人工取精前15日左右剪去泄殖腔周围羽毛。
10饲料营养
各阶段皖南三黄鸡种鸡日粮营养水平见表3。
表3皖南三黄鸡种鸡日粮营养水平
营养
指标
单位
7~21日龄
28~42日龄
43~126日龄
产蛋期
(126日龄以上)
代谢能
MJ/kg
12.10
11.90
11.50
11.55
粗蛋白
%
20.00
19.00
15.00
17.10
蛋氨酸
%
0.42
0.39
0.35
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