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供参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丁一汇 孙冷
????提要 近百年来,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虽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未来50--100年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这种全球的气候变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所引起。最近发表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气候变化大部分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增强温室效应造成增暖的。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大气中温度气体浓度达到什么水平地球的气候系统将发生突然的或不可逆的突变,以此带来危险的或灾难性的后果。 ????近百年所发生的气候变化已经给全球和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带来重要影响,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因而,必须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以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减缓和控制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在减排的国际活动中,应坚持共同而又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的原则。因而中国在参加履约进程的同时,在一定时期不承担减排义务,但中国应做好在将来面对国际上更大挑战和压力的可能性。为此中国应加强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政策研究,从科学、技术、外交、管理等方面做好一切充分准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主动的地位。 ????前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已于2001年完成,这是全世界数千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五年努力的结果。它不但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科学界提供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以及适应与减缓对策,而且也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提供了科学依据。它的科学成果已被科学杂志列为2001年世界十大科学新闻之一。根据这个报告和近20年国内外的科学研究成果,比较一致的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相应地球的气候系统也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它们对全球和中国的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产生明显和深远的影响。目前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主导,正在采取对策以适应和减缓这种气候变暖的趋势。本材料首先说明全球与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与未来预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它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焦点与斗争实质,最后提出我国可能采取的对策建议。以下分4个部分阐述: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199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文简称IPCC。它的任务是大约每隔5年评估有关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结果,然后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科学界,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信息与意见。至今已发表了三次评估报告和一系列特别报告与技术报告。第三次评估报告于2001年完成,约几千名世界各领域的科学家参加了此项工作。根据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果,发现: ????·从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升温0.6±0.2℃,最近20年最暖,近百年来最暖的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加可能是过去1000年最高的。 ????·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在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但也有不少地区降水减少如非洲地区。有些地区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从190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10-20厘米,大部分非极地冰川正在退缩。北极海冰的范围与厚度在夏季明显减少,极区冻土带消融,变暖和退化;水文循环出现加剧的趋势。 ????·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生物系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区域温度增加的影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北半球生长期近40年中每十年延长约1-4天,动植物活动区北移,上移,具有更早的孵化期,开花期,迁移期和病虫害爆发期,珊瑚具有更频繁的漂白期。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对流层臭氧等)以及造成大气冷却作用的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明显增加,尤其是CO2可能已达到了过去42万年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已达到了368ppmv(百万分之一体积)。 ????·利用气候模式模拟了过去100多年的气候变化表明,发现只考虑自然变化则不能很好地模拟过去的气候变化,如加上人类活动的作用,则可模拟出从1860-2000年的气候演变。尤其是近50年的气候变化,只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则基本上可以模拟出温度的变化,因而这表明了近50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的作用造成的。 ????小结:上述事实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