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案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2009年初、高中
地理优秀教学设计评比
课题名称: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作者姓名: 徐 倩
所在单位: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通信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8号 222006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鲁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三节内容。本课以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说明自然界外部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及生存的影响都已初露端倪,是当今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的重点是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学会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特别是近一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原因,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图标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地质时期、人类历史时期、近现代仪器观测时期三个时间尺度的全球气候变化。
2.使学生明白目前地球正处于一个温暖的间冰期内,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只是起到了加剧作用。
3.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地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2.利用事实材料,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3.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的人文关怀精神。
2.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加剧作用。
2.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并探讨这一问题的办法。
四、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
五、教学设计思路
全球变暖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为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可以借助网络工具,利用图片的直观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读图表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搜集的材料
七、教学方法
归纳法、分组讨论法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九、课前准备
将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自己的课题,选出小组长,分配每个同学的具体任务,收集相关课题的资料,并准备在课堂上发言。
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自学质疑
导入新课
互动探究
交流展示
点拨
承转
课件展示、归纳:
承转
互动探究
课件展示
学生归纳
精讲点拨
引导转入新内容
互动探究
精讲点拨
互动探究
承转
归纳总结
引导转入新内容
互动探究
归纳总结
互动探究
交流展示
精讲点拨
归纳总结
引导转入新内容
互动探究
交流展示
进一步引导
互动探究投影课本图4-3-2,“15万年来地球气候变化”,通过读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人类历史时期(一般指一万年左右)、仪器观测时期(最近
图1
一二百年左右)三幅地球气候变化图(如图1),讨论全球气候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探究回答)
强调1860年即工业革命开始后,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幅度增大。(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除了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
进入20c80s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明显高于20c40s,地球气候已经进入最近1000年以来最温暖的时期。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
近现代气候变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些因素起主导作用?
多媒体投影:工矿企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
工人正在砍伐森林。
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都有哪些人为因素呢?
探究活动二: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
读图2分析全球大气CO2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
(学生探究回答)
图2反映了:①CO2浓度不断上升且上升速度
图2
加快;②全球气温的变化与大气CO2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除了CO2,还有哪些温室气体?(图3)
(学生回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碳、氟氯烃等)
读图3,大气中CO2、CH4、N2O和CFC的浓度变化趋势。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活动导致所有温室气体的的浓度迅速增加。
温室气体从哪里来?为什么浓度迅速增加?
多媒体播放短片,介绍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工厂、交通工具以及家庭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再加上天然森林 图3
大量被砍伐,使大气污染严重,大气中CO2和尘埃含量与日俱增。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科学家研究预测: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