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年度操作风险管理报告
根据《湖*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和《湖*银行风险报告制度》和《湖*银行操作风险报告管理细则》等文件的相关要求,现将**年操作风险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操作风险整体状况
**年,在稳健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下,我行坚持“合规经营、内控先行、回归本源、改革创新、科技引领、稳健发展”的发展理念,坚守合规风险底线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围绕全行高质量发展目标,我行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规范化,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推进操作风险管控,最大可能降低损失事件、案件、事故的发生,降低风险程度至可接受水平,对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持零容忍态度。全年我行及附属机构均未发生突破低损失、低案发、低事故、低违规的操作风险事件,未发生重大操作风险事件。**年我行操作风险水平为低,和上年度一致,根据我行操作风险偏好要求,集团层面操作风险总体可控。
二、重大操作风险事件
全行**年未发生抢劫、盗窃现金30万元以上,诈骗或其他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重要数据、账册、重要空白凭证严重损毁、丢失;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省( 自治区、 直辖市)范围内中断业务3小时以上,涉及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中断业务6小时以上;以及其他涉及损失金额可能超过本行资本净额1‰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
我行附属机构南康湖商村镇银行**年未发生抢劫、盗窃现金30万元以上,诈骗或其他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重要数据、账册、重要空白凭证严重损毁、丢失;业务中断3小时以上等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操作风险总体可控。
三、操作风险限额指标监测情况
全行操作风险监测指标分为按季、按半年、按年监测指标,关键风险指标共计41个,包括柜面重要交易比率、现金差错率、信用卡外部欺诈比率、票据托收逾期率、账务长期挂账比例、网点平均案件率、网点安全评估未达标率等28个核心指标和错账冲正率、重空串号率、假票/证欺诈次数/金额、电信欺诈事件次数/金额等13个重要指标。
**年,我行根据监测频率的要求执行操作风险监测,并及时预警和纠偏。截至**年末,存在3个超限指标,分别为风险事件综合整改缺失率、网点平均案件率、财务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比率。破限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如整改不及时造成风险事件综合整改缺失率破限;出现案件造成网点平均案件率突破0;未及时申请退款造成财务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比率超限。
四、操作风险的风险分布和诱因分析
(一)操作风险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的定期监测、日常监督检查以及各条线、各机构的定期操作风险自评情况反映,我行在外部欺诈、实物资产的损坏等2个方面均未发生操作风险事件,在内部欺诈、客户和业务活动事件、流程管理事件、信息科技系统事件、工作场所安全事件方面存在操作风险隐患:
1.内部欺诈方面:我行于8月向湖*银保监分局报送并确认我行原员工邓某以“财务顾问费”名义索取人民币125.75821万元犯贪污罪、后期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人民币255.3328万元犯受贿罪的1起案件。
2.客户和业务活动事件方面:一是在柜面业务方面,操作人员履职不到位,操作不到位,如存在冲正未收回客户回单、客户未签字确认、查冻扣未按规定填写回执、内部账的开户及使用不合规、账户使用不正确、印鉴变更未对原印鉴进行核印;对机构受益所有人识别不到位,存在身份信息填写错误、未按要求重新识别、信息登记不全等;国库系统的账户维护、预算单位缴税账户开立操作不当。二是在授信业务方面,贷前调查不到位,未充分尽责履职,存在未按规定进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未按要求出具授信申请或合法有效的授信申请决议等,放松准入标准时有发生。三是部分机构办理承兑汇票业务时,对承兑汇票业务的发票和合同审查不严、未按规定签注办票信息、未在汇票开立前撰写签前报告、增值税发票不规范等。四是在个人业务方面,存在个人贷款业务的贷前调查不到位、支付管理不合规、未按规定审核贷款用途;理财业务凭证客户签名不一致、未按要求进行理财销售相关公示、理财业务凭证填写不规范、未按规定执行理财录音录像相关要求等问题。五是在贸易金融业务方面,存在未按规定操作信用证付汇选错账户行、逆流程操作业务、对客协议金额不一致或手工涂改未确认;未按规定操作汇出汇款、错发出账报文、漏申报、逾期申请;办理外汇业务时业务资料填写不全及不规范,系统录入信息不全及与客户填写的资料不一致。六是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存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时先开户、后验印的逆程序操作;网银转账落地处理时,未按要求进行三级审批,未经授权进行操作;自助设备维护人员无介绍信进入钞间、自助设备清机加钞时由机具管理员一人操作密码及钥匙、清机加钞结束后未对所有柜员机下箱体打乱密;未规定对自助设备执行每月至少两次查库;未按规定处理吞没卡;未按要求执行监控调阅制度等问题。七是中间业务方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