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夸父逐日》教案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夸父逐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理解课文内容,讲述夸父逐日的故事。
3.了解夸父的表现,从中体会夸父的精神。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及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3.根据人物的表现,体会人物的精神,感悟古人的愿望。
4.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夸父追求光明、勇于献身的精神,感悟古人对光明及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2.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讲述夸父逐日的故事。
2.难点:体会夸父的精神及古人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3.关键: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表现。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浩如烟海,《山海经》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神话故事集。(课件出示《山海经》图片)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选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课题),看看夸父是怎样“逐日”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2.理解课题。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逐:追逐。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多媒体出示):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本课的2个生字,会写2个。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生齐读)。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
(一)先学
师:怎么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呢?请看自学提示(多媒体出示):
请同学们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借助注音或工具书解决,如果哪一句读得不通顺,应反复练习,直到读通为止,再继续往后读。
(生阅读自学提示后,按要求练读)
(二)后教
师: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恰当。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扫清字词障碍)
(一)先学
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中的生字。请看自学提示(多媒体出示):
1.认真本课中的生字,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理解生字的字义,并根据其在本课的意思组词。
3.生观察、自由学写本课中的2个生字。要求:生字的笔画笔顺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
(生阅读自学提示后,按要求开始自学)
(二)后教
1.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2.全体学生齐读两遍。
3.比一比,谁写得好。
(1)请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本课中的生字,比一比谁写得比较好。
(2)师生共评。(生先评,教师适当补充或强调)。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读懂课文内容)
(一)先学
下面我们来了解课文的内容。请看自学提示(多媒体出示):
1.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依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遇到的困难可在学习小组内与其他同学讨论解决,如解决不了,留在交流时提出。
(生阅读自学提示后,按要求开始自学)
(二)后教
1.课件依次出示每个句子,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如有困难,可请其他学生帮助;如还有困难,师帮助解释小结。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释义: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释义: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
河、渭不足,饮于大泽。
释义: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未至,道渴而死。
释义: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
弃其杖,化为邓林。
释义: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2.齐读全文,再齐读全篇释义。
六.当堂检测
1.我会解释画线的字。
逐走 _______ 弃其杖 ________ 未至 _____
饮于河、渭_______ 欲得饮 _______ 邓林 _______
2.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布置作业
1.将本课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抄写在作业本上。
2.在作业本上练习抄写课文和释义。
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