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发展之路》.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信托业发展之路
—— 中国信托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012 年
0
摘要
自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信托业就得以恢复。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中国已经成
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 GDP 已经追赶至与美国和日本相差四至五倍的水
平,但人均信托服务水平仍与之相差百倍以上。我国财产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
的弊端已经显露出来。巩固和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越发迫切地需要重视和
加强社会财产管理。在代际财产传承、私人财富管理、公益及社会事务管理等
相关领域中,信托制度与行为方法一向独具优势,历经实践检验。提高信托服
务水平,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由之选。
本报告由此问题出发,首先重新考察过去两百多年间世界信托产业史的历
史逻辑,并试图回归理论的理性,概括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托行为与信托产业运
行的基本原理及经济性质。这些内容的梳理对于回答长期困扰中国信托业监管
与经营的难题——信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信托?该如何发展信托?提供了更
加具体的结论与解释。反观国内的现实体制,信托业务类型单一,其他金融机
构从事的具有信托实质的业务尚游离于信托业监管之外。通过中外比较,国内
信托产业格局相对国外成熟版图的残缺不全和扭曲状况清晰可见。因此,调整
国内的信托产业发展方向,不妨按图索骥。
针对我国当前残缺的信托制度与产业组织结构如何进行修复性重构,报告
提出了若干建议。为促成全国统一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信托服务市场,应当根据
明确界定的信托行为特征,统一信托行为监管规则,且有必要制定 《营业信托
监督管理办法》。在制度细节方面,建议实行信托产品注册制度,厘清受托人
责任,完善信托登记制度,明确信托业务分类标准,调整净资本监管方法。
最后,结合前文分析逻辑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报告提出了四
个未来值得重点探索的业务方向,即城镇化中的资金信托业务,资产证券化信
托业务,财富管理及相关事务管理业务,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类信托业务。
关键词:信托;委托代理;产业组织
1
目录
一、引言 1
(一)中国信托服务的短板效应 2
(二)关于信托服务的简单算术与国家比较 3
(三)问题与根源 4
(四)报告内容及结构 5
二、世界信托产业史回顾 6
(一)为什么会有信托? 6
(二)信托的影响力 9
(三)信托产业的组织结构 9
(四)信托业及其国际比较 10
三、信托产业的基本原理与经验分析 14
(一)什么是信托? 14
1.基本概念及比较 14
2 .信托行为的基本要素及特征 15
3 .对中国信托业监管的启示16
(二)信托行为的经济性质 17
1.信托行为原理 17
2 .常见的信托认知误区及辨析 21
3 .信托行为方法的典型应用及比较优势 25
(三)信托产业运行的经验规律 28
1.信托产业运行原理 28
2 .信托业的历史形态及演变29
四、迎接中国信托业的未来:建构与探索 34
(一)信托业的现状:憧憬与彷徨 34
1.中国信托业的版图:现实与理想 34
2 .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35
3 .行业难题 36
(二)未来信托业的制度建构 38
(三)探索未来业务方向 43
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