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大纲11级.docx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2.专业代码:[具体代码]
3.学制:四年
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三、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电子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方法,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和分析方法,学会使用电路分析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设计。
-信号与系统:研究信号的基本特性、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各种模拟电子器件的特性和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熟悉数字集成芯片的应用。
-高频电子线路:研究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高频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信原理:学习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和分析方法,掌握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数字信号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包括数字滤波、频谱分析、图像压缩等。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语言和应用开发方法,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电子电路实验: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对电子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通信原理实验:通过实验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部分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大学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能够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高等数学:包括函数、极限、导数、积分、级数等内容,为后续课程提供数学基础。
-大学物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
-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
2.学科基础课程
-电路分析: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提供电路理论基础。
-信号与系统:研究信号的基本特性、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方法,是通信和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
-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各种模拟电子器件的特性和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熟悉数字集成芯片的应用。
-高频电子线路:研究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高频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专业课程
-通信原理:学习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和分析方法,掌握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数字信号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包括数字滤波、频谱分析、图像压缩等。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语言和应用开发方法,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现代通信技术:介绍现代通信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