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doc

发布:2015-08-26约3.9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启用时间:2011年3月 主持教师:杨亭亭张凤龙 殷双绪 编写日期:2010年11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管理部门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 2.启用时间 从2011年春季开始使用。 3.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并理解教育技术学这一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发展趋势和有关技术的开发应用与能力要求等方面,并能够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 4.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文字教材《教育技术学导论》(李思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制定的。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各占综合成绩的5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成绩均需达到60分以上(百分制的及格线),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远程教育因为其时空准分离的特点,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能像课堂教学一样得到自己的控制与纠正。因此,通过有设计的形成性考核,可以加强对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行为与学习过程的监控,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后续学习。第二,在形成性考核中,结合导论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专门的实践操作的内容,通过让学生完成作业,体验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兴趣。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基于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完成。 3.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由计分作业、平时表现两部分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 ?计分作业共4次,每次作业占形考成绩的20%,共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80%。 ? 平时表现占20%,由辅导教师在最后一次计分作业评判时,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评价计分。 5.考核要求 凡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均需完成本课程4次作业,没有完成课程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合计不到60分的学生,不能参加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任务与要求 序次 章节 形式 布置时间 提交时间 权重 1 第一、二章 简答题、论述题 第2周 第5周 20% 2 第三、四章 简答题、论述题或者小设计 第5周 第8周 20% 3 第五、六章 简答题、论述题或者小设计 第8周 第11周 20% 4 第七、八章 简答题、论述题或者小设计 第11周 第14周 20% 5 平时表现 平时学习表现 — — 20% (二)终结性考试 1.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理解与应用,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测验。 2.命题原则 第一,本课程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 第二,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全部八章内容,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第三,每份试卷所考核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70%及以上的章节。 第四,试题难易适中,一般来讲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占30%,适中占50%,较难占20%。 3.考试手段 终结性考试采用笔试的形式。 4.考试方式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终结性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 5.考试时限 考试时间长度为90分钟。 6.特殊说明 终结性考试的试题结构如下: ?记忆性知识大约占30%左右,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 ?理解性知识大约占30%左右,题型为判断题、简答题; ?应用性知识(能力)大约占40%左右,题型为论述题。 三、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试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与论述题四类。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哪位学者对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金拉 D.裴斯泰洛齐 2.布鲁纳“表征”学习理论有几种形式? A.语言性表征 B.动作性表征 C.映像性表征 D.符号性表征 3.略 (二)判断题:下列表述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计10分) 1.教学媒体按照发展历程分类,可以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类。(√) 2.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技术AECT 94定义及其内涵。 2.略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试述课程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2.略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