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下载-中山大学.ppt

发布:2017-03-10约1.16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段曉林 2007.09.15 激發學習動機之教學策略 段曉林 國立彰化學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發表於國立中山大學 9.15.07 重要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生能主動的將其舊知識與新經驗結合建構出有意義的知識。當教師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目標能與相配合時,學生會主動的建構知識。 重要學習理論 ?社會建構主義:學習者透過符號的使用以及同儕磋商能學習到社群的規範以及社群文化。教師如能提供鷹架將有助於學習者的知識建構。 學習動機 ?學生對於所欲學習的活動體認出價值,能運用策略與方法持續的將目標達成,進而獲得知識與能力。 大學教學的目的 ?啟發學生的潛能 ?能建構特定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與能力 ?培養未來特定領域的接班人 ?整合各種領域知識進行運用的應用者 ?請教授思考你的教學目標符合哪一項大的目的? 影響學生學習動機之因素 影響學生學習動機之因素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方式 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方式 二.動機提升的策略: A.引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 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方式 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方式 ?引導學生建立自己學習的目標。 ?教師提供有建設性的回饋。 ?當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教師示範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 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方式 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方式 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方式 伍.結語 Humming Bird - made of chilly and celery leaf * * ?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目標上的差異 ?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環境與學習 程度之差異。 ?教師對學科與學生的態度。 ?評量的方式與內涵。 ?教學方法與策略。 ?學生對學習環境(人事物)的知覺。 ?學生的自信心(自我效能與自我概念)。 ?重要他人的認同。 營造支持的環境 ?與學生建構出適合學生學習程度以及有意義的目標 ?課程的內容以及進行方式適合學生程度. ?教師能展現對本科目的喜愛與熱情 ?教師能告知學習本科目(本章節)的意義與價值 ?教學活動的進行目的在幫助學生學習,而非為了測驗學生的程度。 ?與學生溝通在教室中期望的行為與表現。 ?利用發問方式引發好奇心或提出未解的,懸疑的題目或活動。 ?教師能組織教學內容並穿插活動於課室中使學生能將理論於實務加以連結。 ?教師能透過發問以及作業的批改督導學生的理解。 ?讓學生有選擇與自主的權力。 ?活動本身新奇多樣化。 ?學生能有活動,操作的機會。 ?活動後老師能給予具體的回饋。 ?進行活動時有機會與同儕互動。 ?學習理解你的學生的需求 ?學習如何欣賞你所教的科目,將其包裝介紹給你的學生 ?思考如何使用創意的教法進行教學,營造一個老師有意願教學,學生有動機學習的雙贏局面。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