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物品清洁消毒及灭菌培训考核试卷带答案.docx

发布:2025-03-21约6.49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消毒是指()

A.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B.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C.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细菌的处理

D.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真菌的处理

答案:B

解析:消毒的定义就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A选项是灭菌的定义;C和D选项不全面,消毒针对的是病原微生物,不仅仅是细菌或真菌。

2.灭菌是指()

A.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B.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C.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细菌的处理

D.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真菌的处理

答案:A

解析:灭菌是彻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所有类型的微生物。

3.以下哪种消毒方法属于物理消毒法()

A.紫外线消毒

B.含氯消毒剂消毒

C.过氧乙酸消毒

D.戊二醛消毒

答案:A

解析: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从而达到消毒目的,属于物理消毒法。B、C、D选项均是通过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来消毒,属于化学消毒法。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A.1000小时

B.2000小时

C.3000小时

D.4000小时

答案:C

解析:紫外线消毒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消毒效果会逐渐下降,一般使用寿命为3000小时。

5.使用紫外线消毒时,有效距离不应超过()

A.1m

B.2m

C.3m

D.4m

答案:B

解析:紫外线消毒时,有效距离一般不超过2m,距离过远会影响消毒效果。

6.压力蒸汽灭菌法的温度和时间一般为()

A.121℃,15-20分钟

B.132℃,4-6分钟

C.100℃,30分钟

D.115℃,20-30分钟

答案:A

解析:压力蒸汽灭菌法在121℃下维持15-20分钟可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能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B选项是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法的参数;C选项100℃温度达不到灭菌要求;D选项115℃温度和时间组合达不到彻底灭菌。

7.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高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

A.2分钟

B.3分钟

C.4分钟

D.5分钟

答案:A

解析:随着海拔升高,水的沸点会降低,消毒效果受影响,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消毒时间需延长2分钟以保证消毒效果。

8.对于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A.压力蒸汽灭菌

B.环氧乙烷灭菌

C.干热灭菌

D.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答案:A

解析: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可靠、操作简便、成本低,对于耐高温、耐湿的物品是首选的灭菌方法。

9.含氯消毒剂的杀菌原理是()

A.氧化作用

B.烷基化作用

C.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D.破坏细菌细胞壁

答案:A

解析:含氯消毒剂通过释放新生态氧或次氯酸,产生强大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10.配置含氯消毒剂时,应注意()

A.现用现配

B.提前配置好备用

C.可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

D.配置好后可长期保存

答案:A

解析:含氯消毒剂稳定性较差,现用现配可保证其有效成分含量,发挥最佳消毒效果,不能提前配置备用,也不可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配置好后不能长期保存。

11.过氧乙酸属于()

A.高效消毒剂

B.中效消毒剂

C.低效消毒剂

D.防腐剂

答案:A

解析:过氧乙酸能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属于高效消毒剂。

12.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其浓度一般为()

A.0.1%-0.2%

B.0.5%-1%

C.1%-2%

D.3%-5%

答案:C

解析: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时,过氧乙酸浓度一般为1%-2%。

13.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时,浸泡时间一般为()

A.10分钟

B.20分钟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