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物品清洁消毒及灭菌培训题库(试题及答案).docx
环境物品清洁消毒及灭菌培训题库(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
A.碘伏
B.乙醇
C.戊二醛
D.苯扎溴铵
答案:C
解析: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戊二醛属于高效消毒剂;碘伏和乙醇属于中效消毒剂;苯扎溴铵属于低效消毒剂。
2.含氯消毒剂使用的最佳pH值为()
A.5.0-6.5
B.6.5-7.5
C.7.5-8.5
D.8.5-9.5
答案:A
解析:含氯消毒剂在酸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增强,最佳pH值为5.0-6.5。
3.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
A.1m
B.1.5m
C.2m
D.2.5m
答案:C
解析: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
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环氧乙烷灭菌
D.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答案:A
解析: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最可靠、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
5.下列关于物品清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清洁是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B.清洁可采用机械清洗、手工清洗等方法
C.清洁水温宜在45℃-55℃
D.清洁剂的选择应根据被清洗物品的材质、污染程度等因素决定
答案:C
解析:清洁水温宜在15℃-30℃,过高的水温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凝固,影响清洗效果。
6.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不适用于()
A.电子仪器
B.光学仪器
C.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
D.布类、纸类物品
答案:D
解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但布类、纸类物品会吸收过氧化氢,影响灭菌效果,不适合用该方法灭菌。
7.下列消毒剂中,对金属有腐蚀性的是()
A.碘伏
B.过氧乙酸
C.氯己定
D.三氯生
答案:B
解析: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对金属有腐蚀性,使用时应注意避免接触金属物品。
8.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
B.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C.生活区、工作区
D.诊疗区、辅助区
答案:A
解析: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物品的质量安全。
9.环氧乙烷灭菌放置生物监测包的位置是()
A.灭菌器上层中央
B.灭菌器下层中央
C.灭菌器排气口处
D.灭菌器任意位置
答案:C
解析:环氧乙烷灭菌放置生物监测包应放在灭菌器排气口处,以保证监测结果能准确反映灭菌效果。
10.下列关于消毒与灭菌的区别,错误的是()
A.消毒能杀灭致病微生物,不一定能杀灭细菌芽胞
B.灭菌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C.消毒的方法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D.灭菌的方法只有物理灭菌
答案:D
解析:灭菌的方法包括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物理灭菌如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等,化学灭菌如环氧乙烷灭菌等。
11.对受到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
A.中水平消毒
B.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C.低水平消毒
D.清洁处理
答案:B
解析:对于受到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需要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方法,以确保杀灭这些致病性较强的微生物。
12.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治疗疾病有()
A.辅助作用
B.预防作用
C.疗效作用
D.保健作用
答案:C
解析:消毒产品主要起到消毒、抑菌等作用,其标签和宣传内容不得出现或暗示对治疗疾病有疗效作用,以免误导消费者。
13.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A.500小时
B.1000小时
C.1500小时
D.2000小时
答案:B
解析: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000小时,超过此时间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消毒效果。
14.被朊病毒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的去污方法是()
A.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分钟,再按照常规清洗消毒流程处理
B.直接按照常规清洗消毒流程处理
C.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清洗
D.用乙醇擦拭后清洗
答案:A
解析:被朊病毒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浸泡于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