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角度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坚定扩大内需.docx
索引
索引
内容目录
一、增长目标维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3
二、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6
三、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6
四、政策与改革共同作用 7
五、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 7
六、对债市影响如何? 9
七、风险提示 9
图表目录
图1:历年来不同口径赤字率走势 6
图2:中国人民银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7
表1: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目标 3
表2:各省2023-2025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目标(单位:%) 5
表3:2024-2025年两会地方政府债务表述整理 8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整体看,今年政策基调延续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坚定扩大内需。
一、增长目标维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今年GDP目标增速5%左右、较去年持平,CPI目标增速2%左右、为近年来首次下降,也更加务实。报告强调目标的设定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而CPI增速目标定在2%左右,目的在
于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此外,2025年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报告指出“实现这些目标很不容易,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对于总量政策,报告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
表1: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目标
政策基调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优先目标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
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
业质量
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
策力度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
入
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财政政策基调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
可持续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货币政策基调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
准降息;更大力度促进楼市
股市健康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GDP增速
5%左右
5%左右
5%左右
5.5%左右
6%以上
未设置具体值
城镇新增
就业
1200万人以上
1200万人左右
1200万人左右
1100万人以上
1100万人以上
900万人以上
城镇调查
失业率
5.5%左右
5.5%左右
5.5%左右
5.5%以内
5.5%左右
6%左右
城镇登记
失业率
-
-
-
-
-
5.5%左右
CPI增速
2%左右
3%左右
3%左右
3%左右
3%左右
3.5%左右
进出口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进出口促稳提
质,国际收支基
进出口保稳提
质,国际收支基
进出口量稳质
升,国际收支基
进出口促稳提
质,国际收支基
本平衡
本平衡
本平衡
本平衡
M2与社融
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
速基本匹配
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明显高于去年
利率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
在下降
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赤字率
4.00左右
3.00%
3.00%
2.80%
3.20%
3.60%
财政赤字
(亿元)
56600
40600
38800
33700
35700
37600
中央财政赤字(亿
元)
-
-
31600
26500
27500
27800
地方财政
赤字(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