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1改造我们的学习 知识梳理(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一、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又是一位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他在各时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主要作品有政论文《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诗词《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昆仑》《卜算子·咏梅》等。
二、字词清单
重点字
肤浅(fū)谆谆(zhūn)
逻辑(jí)有的放矢(shǐ)
钦差(qīn)竹笋(sǔn)
臆造(yì)滥调(làn)
暂时(zàn)高屋建瓴(líng)
多音字
(1)琢eq\b\lc\{\rc\(\a\vs4\al\co1(?zhuó?琢磨玉石,?zuó?琢磨问题))(2)辟eq\b\lc\{\rc\(\a\vs4\al\co1(?pì?精辟,?bì?复辟))
形近字
(1)eq\b\lc\{\rc\(\a\vs4\al\co1(辑?jí?逻辑,缉?jī?通缉,楫?jí?舟楫,揖?yī?作揖))(2)eq\b\lc\{\rc\(\a\vs4\al\co1(谬?miù?谬种,缪?móu?未雨绸缪))
(3)eq\b\lc\{\rc\(\a\vs4\al\co1(端?duān?端正,湍?tuān?湍急))
词语辨析
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eq\a\vs4\al(相同点)二者都有“不切实际”“空谈”的意思。
eq\a\vs4\al(不同点)“纸上谈兵”偏重于空谈阔论,“夸夸其谈”偏重于“谈”。
eq\a\vs4\al(即境活用)(1)这个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师傅面前夸夸其谈。
(2)他看起来很有本事,口才很好,但事实上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
词语积累
1.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
2.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3.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4.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eq\a\vs4\al(即境活用)(1)写读书笔记时要扣住原文,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感受。
(2)写文章要提倡鲜明、准确、生动的文风,反对故意堆砌辞藻,华而不实。
(3)对他的工作,我们首先要肯定成绩,然后再实事求是地指出缺点。
(4)这番哗众取宠的话,说得几个小伙子动了心,也想进城跑买卖。
三、背景解读
《改造我们的学习》
我们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上的准备不足,对中国国情认识不充分,还很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有一些人常常脱离中国国情来空谈马克思列宁主义;又由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教条主义的错误影响,我们党内曾多次出现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俄革命经验神圣化、绝对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本文是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是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文献之一。针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报告:整顿学风——《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风——《整顿党的作风》,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
四、文学知识
政论文
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政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其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
五、文本特色赏析
《改造我们的学习》:准确生动,感染力强
本文是一篇动员报告,所以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具体、明确,多使用口语、群众常见的俗语等来说明问题;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夹杂着一些成语甚至文言词语,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意蕴深厚。
准确性
文中多处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一句中,如果不用“常常”,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又如“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一句中,“基本”二字很有分寸,准确地表明了“两件大事”不是共产党领导机关的所有任务,而是重要的、基本的任务。
鲜明性
鲜明性一是体现在爱憎分明的态度上,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在对待主观主义的态度上,作者认为是“大敌当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