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功率微波GaN HEMT物理基大信号模型研究.pdf
摘要
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以其高功率密度、高频率、耐
高温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5G基站通信以及雷达等领域。为了更好地指导器件和
电路设计,研究GaNHEMT的等效电路模型十分有必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在GaN
HEMT的模型上进行了较多研究,主要包括经验基模型和物理基模型。其中,物理
基模型具备工艺相关性和快速更新的特性,且能指导工艺和器件的改进,成为了研
究热点。与此同时,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对大功率器件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使得大
功率器件的物理基模型成为了目前建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但大功率器件
存在测试困难、多物理场耦合效应描述困难及物理基模型复杂等问题,给大功率
-
高隔离的宽带MIMO天线研究.pdf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隔离的宽带MIMO天线研究
摘要
随着第五代通信系统商业化的推进,对于5G天线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了高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
度白热化的阶段。宽带技术与多输入多输出,
MO)技术的适当结合,非常有利于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本文从宽带技术和
MIMO技术以及天线小型化技术的角度对MIMO天线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
三款高性能的MIMO天线。
1.具有高隔离的5G移动终端双极化MIMO天线设计:该天线阵列由四个双
3
极化天线单元组成,它们分别放置在尺寸为150×75×1.6mm的系统基板的四个角
落。在基板的短边嵌入一对
-
多雷达天气观测产品生成方法研究.pdf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多雷达天气观测产品生成方法研究
摘要
目前全球天气灾害日益严重,而天气雷达能够为监控气象变化和预报气象
灾害提供精确的探测数据,但是单部雷达探测范围有限且易受到干扰。为进一
步拓展探测范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气雷达监测网,实现了全国大部
分地区的天气雷达监测全覆盖,为气象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多
部雷达的数据融合与产品生成在有效减少雷达探测盲区、提高雷达数据的质量
方面的作用变得极为重要。为此,本文将以雷达的数据质量控制、多部雷达的
数据融合和产品的生成与可视化为研究方向,对相关算法进行研究与应用。
(1)雷达数据质量控制。本文针对X波段双偏振雷达
-
地基伪卫星导航基站射频电路设计.pdf
摘要
地基伪卫星导航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地面上的四个基准站类比于
卫星导航中的卫星基站,向用户接收机发送导航信号,当用户接收机收到导航信
号后即可解算完成定位。相比于卫星导航,用户接收机可以得到更好的导航信号,
得到更优的位置定位精度,替代在卫星导航失效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技
术支持。在地基伪卫星导航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定位精度,地基伪卫星导航基
站电路是系统的核心功能电路,包括基带硬件电路和射频前端电路。目前工业界
采用的集成收发机芯片,包括AD93XX系列,由于难以提取准确的载波相位,无
法适用于该系统,为促进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本课题使用分立器件设计地基伪卫
星导航系统基站收
-
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多级卸载算法研究.pdf
摘要
新一代低轨星座宽带网络是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轨卫星星座
网络,以其强抗毁性、广覆盖率、灵活部署、低受限性为优势,为用户提供高速率、
高质量的服务。新一代低轨卫星上可部署计算资源,能够将用户的计算任务请求卸
载到网络边缘,实现对任务请求的在轨处理,缓解后端中心云压力,提升任务处理
实时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为降低低轨星座网络的任务请求响应延迟及能耗,研究了边缘计算任务
多级卸载算法,提升了网络服务性能。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建
立了低轨星座网络、业务、计算、时延、能量等要素模型,为卸载算法的设计和低
轨星座网络仿真系统搭建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本文提
-
低轨卫星物联网的业务建模与路由算法研究.pdf
摘要
近年来,物联网终端用户和业务需求爆发增长,然而由于地面网络较大程度受
限于地理环境,仅依靠地面网络难以实现“万物互联”的宏大愿景。卫星网络是对
地面物联网系统的补充和延伸,能够有效解决地面网络在部署时面临的环境受限
问题。同时,低轨(LEO,LowEarthOrbit)卫星网络具有全球覆盖和短时延等多种
优势,因此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从“万物互联”的愿景出发,构建低轨卫星物
联网,提供高速、全覆盖和稳定可靠的服务。然而由于业务多样、海量接入、资源
受限等缺点,现有网络无法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因此,怎样对卫星物联网业务建
模,怎样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
-
低副瓣基片集成天线阵研究.pdf
摘要
在雷达与通信应用中,低副瓣天线阵可以极大地提高抗干扰能力。基片集成
天线阵具有低剖面、低损耗、易于集成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基片集
成天线阵设计面临缝隙阵带宽窄、低副瓣结构复杂、小型化圆极化低副瓣实现难
等问题。本文针对基片集成低副瓣天线阵展开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对基片集成波导缝隙线阵,提出了一种带宽拓展的低副瓣实现方法。
针对一定口径下天线增益和带宽之间的设计矛盾,提出了单边开缝的阵列拓扑布
局。此时,相同口径下单元数量减少一半,在保证增益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
带宽拓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H面方向图的低副瓣设计和E面的不等功分赋形。
最后,完成了单边开缝的16×
-
道路场景下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扩展目标跟踪技术研究.pdf
摘要
近年来,随着道路环境的日渐复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
ITS)的作用日渐凸显。毫米波雷达凭借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等优点成为ITS
中的核心传感器之一。基于实际应用环境中复杂的点云数据设计精确度尽可能高、
实时性尽可能好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对提升ITS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
文围绕道路场景下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扩展目标跟踪技术展开理论研究与实测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扩展目标跟踪过程中的点迹凝聚问题,提出适用于近场距离的基于
目标运动特征的DBSCAN算法。该算法通过判断DBSCAN初步聚类结果是否为
双目标点簇确定是否对其进
-
单载波扩频自适应空海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pdf
摘要
现代战争逐渐演变成体系对抗,“空海一体战”作为其中一项联合作战目标,
逐渐成为我国国防科技研究中的重点,空海无线通信数据链则是实现作战目标的
关键技术之一。在空海联合作战环境下,空中战机及海上舰艇均处于高速运动状态,
且海上气候多变、空气密度不均,数据传输面临着远距离、高动态、大频偏和时变
衰落信道等一系列问题。论文针对空海无线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问题展开研究,提出
单载波扩频自适应空海无线通信波形设计和验证方案。论文主要贡献如下:
第一,分析空海无线通信研究现状,完成空海无线通信传输体制和关键技术选
型。首先总结空海无线通信波形研究现状,结合空海无线通信的应用背景,确定基
于单载波扩频体制
-
大面阵多功能非制冷红外读出电路数字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摘要
摘要
国内非制冷红外探测技术朝着国际前沿发展,致力于研制大面阵、小像元、高
帧频及多功能智能化的探测器,以提升图像分辨率和探测距离等性能,并实现高
速目标识别和灵活探测。大面阵小尺寸像元背景下主频过高、功耗激增且版图实
现难度更大;高速应用场景下要求实现高帧频,对电路架构提出更高的要求;芯片
上集成智能化的多功能导致电路设计更复杂。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基于12μm像
元1280×1024面阵的非制冷红外读出电路展开研究,集成了高帧频与低帧频、全
面阵与智能开窗、图像镜像等多种可兼容功能模式,研究内容如下:
本论文对大面阵多功能非制冷红外读出电路系统架构展开研究,针对高分辨
率和高速目标识
-
大规模天线阵列到达角估计与波束赋形技术研究.pdf
摘要
摘要
毫米波(mmWave)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视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关键驱动力。
得益于毫米波的短波长特性,接收机能够在有限物理空间内集成大规模天线,从而
实现高空间分辨率,这对于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SensingandCommunication,
ISAC)系统至关重要。在ISAC系统中,获取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的信息
是核心任务之一。该任务通过估计信号源到达接收机的角度,进而用于高精度定
位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的获取等。此外,波束赋形设计
对于AoA估计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波束形成器能
-
《基于高功率微控制器的超声波热量表的设计》8500字.doc
1-
基于高功率微控制器的超声波热量表的设计
目录
TOC\o1-3\h\z\u摘要 III
第1章前言 1
1.1课题背景 1
1.2热量表的分类及特点 1
1.3超声波热量表的发展现状 2
1.4研究意义 2
第2章超声波热量表工作原理 3
2.1热量计量原理及数学计算 3
2.1.1热量计量原理 3
2.1.2热量数学计算 3
2.2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 4
2.2.1常
-
第8讲天线的馈电.pdf
射频电路与天线(二)
RF Circuits and Antennas
第第88讲讲 天线的馈电天线的馈电
褚庆昕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天线与射频技术研究所
Tel: 601
Email: qxchu
-
超材料电磁特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论文.docx
超材料电磁特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超材料电磁特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及其性能优化。通过分析超材料的独特电磁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超材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方法,并对网络性能进行了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随后阐述了超材料电磁特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最后对性能优化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超材料;电磁特性;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优化
一、引言与背景
(一)超材料电磁特性研究的重要性
1.超材料的概念及发展
超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电磁性质的人工复合材料,其电磁特性可以通过人工设计进行调整。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电磁学的快速发展,超材料在
-
超材料电磁波操控特性在电磁场仿真中的应用与优化论文.docx
超材料电磁波操控特性在电磁场仿真中的应用与优化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超材料电磁波操控特性在电磁场仿真中的应用与优化。通过分析超材料在电磁波调控领域的背景,提出了其在电磁场仿真中的重要作用及优化方法。本文旨在为我国电磁场仿真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超材料,电磁波操控,电磁场仿真,应用,优化
一、背景分析
(一)超材料在电磁波调控领域的应用背景
1.超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超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电磁性质的人工结构材料,其电磁参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可以人为设计。与传统材料相比,超材料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如负折射、电磁聚焦、完美吸收等。这些特性使得超材料在电磁波调控领域具
-
超材料电磁波在微波能量传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docx
超材料电磁波在微波能量传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超材料电磁波在微波能量传输中的应用,分析其背景和发展前景。通过对超材料电磁波的特性及其在微波能量传输中的优势进行深入剖析,本文揭示了超材料在该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研究表明,超材料电磁波不仅能提高能量传输效率,还能实现更灵活的传输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材料;电磁波;微波能量传输;应用研究
一、背景分析
(一)1.超材料电磁波的特性与应用需求
超材料是一种具有人工设计的电磁响应特性的新型材料,其独特的电磁特性使其在微波能量传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首先,超材料能够实现负折射率,这使得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能够
-
2025至2031年中国微型微光夜视仪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2025至2031年中国微型微光夜视仪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目录
TOC\o1-3\h\z\u一、中国微型微光夜视仪市场现状分析 4
1.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4
年市场规模预测(销售额、增长率) 4
细分市场占比(民用、军用、特种行业) 6
2.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7
主要应用领域需求分布(安防、军事侦察、户外探险等) 7
区域市场需求差异(华东、华南、华北等) 10
二、行业竞争格局与厂商策略 12
1.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分析 12
国内龙头企业(如北方夜视、奥普光电)与国际品牌竞争对比 12
新兴企业
-
2024年MPEG码流分析仪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MPEG码流分析仪资金需求报告
PAGE1
MPEG码流分析仪资金需求报告
目录
TOC\h\z3338前言 3
19658一、项目概要 3
19856(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3
13020(二)、项目主办方 3
5392(三)、MPEG码流分析仪项目定位及建设原因 4
7516(四)、MPEG码流分析仪项目选址及背景 5
2093(五)、MPEG码流分析仪项目生产规模概述 5
19278(六)、建筑规模与设计要点 6
2846(七)、环境影响考察 6
13381(八)、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结构 7
12925(九)、资
-
2024年交叉极化传输用微波天线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交叉极化传输用微波天线资金申请报告
PAGE1
交叉极化传输用微波天线资金申请报告
目录
TOC\h\z5697前言 3
18085一、交叉极化传输用微波天线行业发展分析 3
19440(一)、交叉极化传输用微波天线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3
11936(二)、交叉极化传输用微波天线行业发展背景 3
19721(三)、交叉极化传输用微波天线行业发展前景 4
976二、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4
14634(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4
7422(二)、交叉极化传输用微波天线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4
29451三、人才队伍建设 5
1
-
2024年液位雷达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液位雷达资金需求报告
PAGE1
液位雷达资金需求报告
目录
TOC\h\z10383概论 3
10296一、液位雷达企业概貌 3
28581(一)、液位雷达企业基础信息 3
13460(二)、液位雷达企业简要介绍 4
2261(三)、企业竞争优势概览 4
1235(四)、液位雷达企业财务数据要略 5
16582(五)、核心团队成员简述 6
28311(六)、液位雷达企业经营宗旨阐述 7
11230(七)、液位雷达企业未来发展规划 7
7369二、人才队伍建设 9
6391(一)、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9
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