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影响
册别:选择性必修2
学科:高中化学(人教版)
常见的误差分析(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步骤
操作
V标准
c待测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滴定管读数误差分析
滴定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试分析下列图示读数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1)如图Ⅰ,开始仰视读数,滴定完毕俯视读数,滴定结果会。
(2)如图Ⅱ,开始俯视读数,滴定完毕仰视读数,滴定结果会。
3.氧化还原滴定
【例1】酸碱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是常见的两种滴定方法。某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
【知识回顾】范德华力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分子的极性越大
范德华力
越大
物质熔、沸点
越高
分子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它使得许多物质能以一定的凝聚态(固态和液态)存在
预测第ⅣA族、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相对大小
第ⅣA族
与预测结果相符
为什么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2S的小,而沸点比H2S的高
在水分子的O-H中,共用电子对强烈的偏向O,使得H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其显正电性,它能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相对显负电性的O的孤电子对产生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就是氢键。
氢键
------
δ-
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
电负性大,半径小
氢键
(1)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B—
A—H
如:F、O、N
...
(2)形成条件
①与电负性大且半径小的原子(F、O、N)相连的H
②在附近有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F、O、N)
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冰晶体中氢键的大小
467
11
18.8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氢键的强度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
分子内氢键
邻羟基苯甲醛
(沸点196℃)
对羟基苯甲醛
(沸点246℃)
问题:为什么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分子和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气化时破坏范德华力。
分子间存在氢键,气化时破坏氢键
范德华力、氢键、化学键的比较
概念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
存在范围
分子之间
分子之间
分子内原子间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影响物理性质(如、熔沸点)
主要影响物理性质
(如熔沸点)
主要影响
化学性质
作用力
强弱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相似相溶”的规律
物质的溶解性
为什么蔗糖和氨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而萘和碘却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
思考: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应用:判断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萃取剂的选择以及物质之间分离提纯方法的确立。
分析表格数据,解释溶解度变化规律?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饱和一元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解释:CH3CH2OH中的-OH和H2O中的-OH相近,因而乙醇易溶于水。戊醇CH3CH2CH2CH2CH2OH中的烃基较大,其中-OH和H2O中的-OH相似性差异较大,因此它在水中溶解度明显减小
“相似相溶”的规律
分析下表,你能得到哪些规律,并加以解释?
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非极性溶质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非极性分子
分析下表,你能得到哪些规律,并加以解释?
化学反应:如果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可增大其溶解度
分析下表,你能得到哪些规律,并加以解释?
二氧化硫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反应
分析下表,你能得到哪些规律,并加以解释?
NH3是极性分子,能与水反应,且能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
(2)分子结构——“相似相溶”规律。
(3)如果溶剂和溶质间存在氢键,其溶解度增大。
(4)溶质与溶剂发生反应可增大其溶解度。
认识手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