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演示文稿.ppt

发布:2023-11-26约4.73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用新煮沸(除氧、 CO2、杀菌)并冷却的蒸馏水; 加入少量Na2CO3,使溶液呈弱碱性(抑制细菌生长); 配制溶液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暗处放置2周,再标定; 若发现溶液浑浊,需重新配制。 称取Na2S2O3·5H2O→溶于水中→缓慢煮沸10min→冷却→放置2周后过滤→备用 Na2S2O3溶液配制: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标定Na2S2O3 溶液的基准物有K2Cr2O7、KIO3、 KBrO3等。 在酸性溶液中使K2Cr2O7与KI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 溶液滴定。 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否则吸留I2,使终点拖后。 滴定终点之后,如经过五分钟以上溶液变兰,属于正常,如溶液迅速变兰,说明反应不完全,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标定。 Na2S2O3溶液标定: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实例 可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溶液中直接滴定 H2O2溶液,反应如下: MnO4-+5 H2O2 +6H+=2Mn2++5O2↑+8H2O 反应开始较慢,随着Mn2+的增加,反应速度加快。 可预先加入少量Mn2+作为催化剂。 (一)、H2O2的测定-直接滴定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二)、土壤腐殖质含量的测定-返滴定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方法原理 在外加热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过量的K2Cr2O7-H2SO4溶液氧化土壤碳,过量的K2Cr2O7用标准FeSO4标准溶液来滴定,从所消耗的K2Cr2O7的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测定结果必须乘以氧化校正系数1.1 (按平均氧化率90%计算) 。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结果计算 风干土 (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碳(%)×1.724 (风干土) (有机碳)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全自动滴定系统 ( METTLER?TOLEDO )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第八章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演示文稿 *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 优选第八章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 分类—按氧化剂标准溶液不同 高锰酸钾法(标准溶液KMnO4) 重铬酸钾法(标准溶液K2Cr2O7) 碘量法(标准溶液I2和Na2S2O3 ) 溴酸钾法(标准溶液KBrO3和KBr ) 硫酸铈法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滴定终点的确定 氧化还原指示剂(次甲基蓝、二苯胺磺酸钠) 自身指示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特殊指示剂(淀粉)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Ce4+ + Fe2+ Ce3+ + Fe3+ 1mol/L H2SO4 滴定曲线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一、氧化还原指示剂 (一)、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是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使指示剂由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同时伴随颜色改变,从而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根据能斯特方程,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电位与其浓度的关系是: 氧化型 还原型 + In(Red) ne- In(Ox) 指示剂的颜色由溶液中的c(In(Ox)/c(In(Red))来决定。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变色范围 理论变色范围:E0(In)± 由于指示剂变色时的电极电势范围小,一般可用指示剂的标准电极电势来估量指示剂变色时的电极电势。 变 色 范 围 中间色 氧化型的颜色 还原型的颜色 理论变色点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指示剂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指示剂的条件电位尽量与化学计量点电位相一致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48分 指示剂 E0(In)/V c(H+)=1mol.L-1 氧 化 态 还 原 态 配制方法 次甲基蓝 0.36 蓝 无 0.05%水溶液 二苯胺 0.76 紫 无 0.1%浓H2SO4溶液 二苯胺磺酸钠 0.85 紫红 无 0.5%水溶液 邻苯胺基苯甲酸 1.08 紫红 无 0.1g指示剂溶于20ml5%Na2CO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