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末端吸收:在谱图短波端呈现强吸收但不成峰形的部分,称为末端吸收(end adsorption) 肩峰:在一个峰旁边产生的曲折,称为肩峰(shoulder peak) 薄层溶液中吸光质点数为dn 无限小的薄层厚度db 光通过薄层溶液后,强度减弱了dIx 吸光物质浓度为c 照射到薄层溶液上的光强度为Ix 1.Lamber-Beer定律的适用条件(前提) 入射光为单色光 溶液是稀溶液 2.该定律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 3.在同一波长下,各组分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应用:多组分测定 例如:用二乙基胺二硫代甲酸钠(铜试剂,DDTC)吸光光度法测定铜, ?436 = 12800 L/mol·cm;而用双硫腙吸光光度法测定铜,?495 = 158000 L/mol·cm,灵敏度较前者高很多。 例如:Fe-1, 10-二氮菲有色络合物的?值: ?508 = 1.1 ? 104 L/mol·cm 波长 a或?反映吸光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也反映用吸光光度分析方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 桑德尔(Sandell)灵敏度: 它是规定仪器的检出极限为A=0.001时,单位截面积光程内所能检出的吸光物质的最低含量,以?g/cm2表示。 辐射光源 分光器 吸收池 检测器 记录和信号显示系统 I0 紫外分光光度计 (一)光源: (二)分光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物镜、出射狭缝 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 色散元件 光栅——衍射和干涉 钨丝灯或卤钨灯—可见光源 350~1000nm 氢灯或氘灯——紫外光源 200~360nm 氙灯——可见光光源 (三)吸收池: 玻璃——能吸收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 石英——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 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 (四)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五)记录装置:讯号处理和显示系统 光电池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硒光电池的响应速率随波长而变,在550nm具有最大灵敏度。 当照射光的强度不大,且光电池的外电路电阻较小时,光电流与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Fe片 Se 检流计 硒光电池 硒光电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故可以用普通检流计测量光电流大小 (光敏感的碱土金属氧化物) (金属丝圈) 由于光电管的内阻很大,光电流经负载产生的电压降易于放大,所以灵敏度比光电池高得多。 石英泡 光敏阴极K 1~ 4 倍增极(打拿极) 电阻 负载电阻 阳极A 光电倍增管是利用二次电子发射放大光电流的一种真空光敏器件 外加负高压到阴极K,经过一系列电阻(R1~R2)使电压依次均匀发布在各倍增极上,这样就能发生光电倍增作用 光电倍增管适用的波长范围决定于涂敷阴极的材料。 由于吸光度与透光率是负对数关系,因此吸光度标尺刻度是不均匀的。 通常在同一台仪器上,读数的波动性,对透光率应该基本一定,但对吸光度,它的读数波动就不再是定值。吸光度越大,读数波动引起的吸光度的误差就越大。 在待测溶液浓度高时,为了保证足够高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常常选择灵敏度较低的吸收波长作为分析波长。 如果λmax处有共存组分干扰时,则应考虑选择灵敏度稍低但能避免干扰的入射光波长。“吸收最大,干扰最小原则” 选择适当的入射波长 一般应该选择λmax为入射光波长。“吸收最大原则” 控制适宜的吸光度(读数范围) 不同的透光度读数,产生的误差大小不同。根据吸收定律: A = - lgT =εbc 微分:-dlgT=-0.434dlnT = - 0.434T -1 dT =εb dc 两式相除得: dc/c = (0.434 / TlgT )dT 以有限值表示可得: Δc/c = (0.434/TlgT)ΔT = ΔT/(TlnT) 浓度测量值的相对误差(Δc/c)不仅与仪器的透光度误差ΔT 有关,而且与其透光度读数T 的值也有关。 是否存在最佳读数范围?何值时误差最小?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子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分子内电子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的一种光学分析方法。 电子光谱在紫外及可见光区,电子光谱又称紫外-可见光谱。 吸收光谱 当以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波连续照射分子或原子时,就有一个或几个一定波长的光波被吸收,于是就产生了被吸收谱线所组成的吸收光谱,透过的光谱就不出现这些波长的光,这种光谱称为吸收光谱。 ?E = hc/? = h? E总 = E电子+E振+E转 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