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5年中考一轮复习生物 第四单元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件(共12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知识梳理整合提升
;知识点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和视觉
(1)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眼球的基本示意图
;;内容物;温馨提示
(1)相机的镜头(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相机的胶卷,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
(2)平常,我们说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黑眼珠”指的是虹膜(上面有色素)。;(2)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发生折射)→玻璃体→视网膜(对光线敏感的细胞感受到刺激,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3)瞳孔和晶状体的调节
从明处到暗处,瞳孔变大,增加光量以看清物体;看远处的物体时,瞳孔放大,看近处的物体时,瞳孔缩小。
看物体由远至近运动,晶状体曲度变大,以看清物体。
;(4)近视及其预防
①近视:眼球的前后径_____或晶状体的曲度_____且不能恢复,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戴_______来矫正。
;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比较
;③近视的预防
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要: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
;2.耳和听觉
(1)耳的基本结构
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______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______(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觉神经(传递冲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温馨提示
①晕车或晕船,与半规管和前庭的过于敏感有关。坐飞机或高铁,感觉“耳鸣”,可以通过咀嚼的方式调节鼓室内的气压,维持鼓膜两侧大气压的平衡,从而保护鼓膜。
②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耳蜗是听觉的感受器,可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3)保护耳和听觉
①减少、消除噪音。
②不要用尖锐物体挖耳朵,防止鼓膜破裂。
③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嘴不堵耳,或者闭嘴堵耳,使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④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细菌通过咽鼓管从咽部进入中耳)。
⑤不要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典例1如图所示是眼球基本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一般为黑眼睛,“黑眼睛”是指[__]______虹膜的结构,其内含有平滑肌,能够调节[_]_____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_]______和[_]______。
;(3)正常情况下,物像在[_]_______上形成,形成的物像信息由[_]________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_]________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这需要配戴___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
图中1是虹膜,2是瞳孔,3是角膜,4是晶状体,5是巩膜,6是视网膜,7是视神经,8是玻璃体。(1)[1]虹膜的中央有瞳孔,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眼球外膜的后半部分是白色坚韧的[5]巩膜,被称为白眼珠。[1]虹膜内含有平滑肌,调节[2]瞳孔的大小。;(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4]晶状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8]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质,对光线也有一定的折射作用。(3)正常情况下,在[6]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7]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4]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6]视网膜的前方,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对应训练
1.如图是人眼瞳孔不同状态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色部分表示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小孔
B.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产生视觉
C.瞳孔状态由图乙变化到图甲,说明光线在增强
D.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晶状体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
;2.(2020·定西月考)虽然燃放烟花爆竹,既有空气污染也有噪音污染,但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为保护鼓膜不受损伤,在观看燃放烟花爆竹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张开嘴 ②张开嘴并捂住耳朵
③闭上嘴 ④闭上嘴并捂住耳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知识点2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