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维修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pdf
井下维修钳工安全技术操作章程
一.一般规定
1.维修钳工必须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及液压基础知。经过
专业知培训并考试合格之后,方可持证上岗。
2.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并严格执行。
3.维修工必须熟知自己的职责范围,熟练掌握所维修设备的技术
性能、完好标准、检测、修理工艺和检测、修理质量标准,并了解周
围环境及相关设备的配合关系。
4.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的运转情况,在检查中做到四勤:
a.勤听运转声音:声音平稳均匀,无杂音和异响。
b.勤摸轴承温度:略热为正常,过热需检查是否缺油或油量过多
或轴承损坏,黄油外流串烟时要快速进行处理。
c.勤观察:连接件螺栓齐全紧固,润滑油油质清洁无积垢。
d.勤检查接地系统是否接触良好。
二.进入现场
1.进入现场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2.进行检测、修理之前,要观察检测、修理场所周围有无片
帮.淋皮,发现有片帮.淋皮时,用专用撬棍处理后方可进入操作现
场。
3.维修工要根据当日工作的需要进行仔细检查所带工具齐全与否、
完好,材料、备件是否充足,是否与所检测、修理和维修设备需要的
材料备件型号相符;并备好专用停电牌。
三.操作准备
1.维修工进入现场后,要与所维修设备及相关设备的司机联系。
处理故障时,要确认故嶂的部位和性质。
2.对所维修的设备停电、闭锁并挂停电牌;并与相关设备的司机
或周围相关环节的工作人员联系,必要时也需对相关设备停电、闭锁
并挂停电牌。
3.清理所维修设备的现场,应无妨碍工作的杂物;支护顶板,尤
其是需吊挂起重装备的支撑物应牢固,检查周围无其它不安全因素。
如有问题,应妥善处理后方可工作。
四.操作过程:
1.检查各部紧固件应齐全、紧固。
2.润滑系统中的油嘴、油路应畅通,接头及密封处是否漏油、油
质、油量应当符合规定.
3.转动部位的防护罩应齐全、靠。
4.机械(或液压)安全保护装置应完好靠
5.各焊件应无变形、开焊和裂纹。
6.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齿轮、链轮、链条、刮板、托根、钢丝绳等
部件磨损(或变形)无超限,运转正常。
7.减速箱,轴承温升正常。
8.液压系统中的连接件、油管、液压阀、油缸等应无渗漏、无缺
损、无变形。
9.液力耦合器的液质、液量、易熔塞、防爆片应当符合规定。
10.输送带接头靠并符合要求,无撕裂扯边。
11.在打开机盖、油箱进行拆检、换件或换油等检测、修理工作时,
必须注意遮盖好,严格防范落入煤砰、粉尘、淋水或其它异物等;注
意保护好拆下的零部件,应放在清洁安全的地方,防止损坏、丢失或
落入机器内。
12.在吊运物件时,必须检查周围环境,检查锚杆、吊具、绳套等
起重设施和用具的完好,应当符合安全要求。
13.处理刮板输送机漂链时,应当立即停止本机并对开关闭锁上锁。
调整中部槽平直度时,严禁用脚蹬、手扮或用撬棍别运转中的刮板链。
14.进行缩短、延长刮板链作业时,链头应固定,应采用卡链器,
并在机尾处装保护罩。
15.处理机头或机尾故障、紧链、接链后,起动试车前,人员离开
机头、机尾,严禁在机头、机尾上部伸头察看。
16.处理输送带跑偏时,应停机调整上、下托根的前后位置或调整
H架的高低位置,严禁用手脚直接拽蹬运转中的输送带。
17.检测、修理输送带时,工作人员严禁站在机头、尾架、转动滚
筒及输送带等运转部位的上方工作;如因处理事故必须站在上述部位
工作时,要派专人停机、停电、闭锁、上锁、挂停电牌后方作业。
18.在更换输送带和做输送带接头等时,应远离转动部位5米以外
作业;如确需点动手并拉动输送带时,严禁站在转动部位上方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