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南皮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试题带答案 - 副本.docx
2024年河北省南皮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试题带答案
言语理解与表达
1.中国历史上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是在_____地认识和了解从自然界获取的材料之物理与物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材料物性的认识与实践是中国人的_____,_____运用材料的物理和物性的知识,才能使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生活需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效发现充分
B.深入发明灵活
C.正确创造合理
D.科学发展准确
答案:B。第一空,“深入”更能体现对材料物理与物性认识的程度,比“有效”“正确”“科学”更合适;第二空,“发明”体现了中国人在认识材料物性方面有开创性,符合语境;第三空,“灵活运用”搭配合理,所以选B。
2.以鸟类迁徙为话题的纪录片《迁徙的鸟》向我们完美展示了一个自然界的奇迹。虽然大部分地表已被人类改造得_____,但在天空中,鸟儿仍是主角,无论雪鹅、野鸭还是云雀,都自有其尊严。“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_____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导演雅克·贝汉如是说。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目全非孤单
B.支离破碎傲慢
C.元气大伤自私
D.体无完肤麻木
答案:A。第一空,“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能体现人类对地表改造的程度;第二空,“孤单”说明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独自存在,符合文意,所以选A。
3.如今社会上“厌读”的情绪严重。由于不读书,导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读者厌读固然有读者自身的问题。我们作者是不是也该_____:为什么读者不爱读?是读者不赞成作者的观点吗?未必!既然赞成作者的观点就该同声相应,可读者为什么不来“应”呢?这就告诉我们:作者有个文风问题。再想一想:为什么别人的文章读者_____,奔走相告,而我们的文章读者却_____呢?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文风的确有问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扪心自问爱不释手不足挂齿
B.自我反省奉为至宝嗤之以鼻
C.反躬自问手不释卷不屑一顾
D.不耻下问爱不忍释鄙夷不屑
答案:C。第一空,“反躬自问”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符合作者反思的语境;第二空,“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入迷,能体现别人文章受读者欢迎;第三空,“不屑一顾”表示看不起,与前文形成对比,所以选C。
4.①同一,是因为所有的现代人都是大约二十万年前从同一个人群繁衍下来的
②分布各地的各个所谓种族也彼此杂居、通婚
③遗传学家们早就意识到,人类的生物学特征是既同一又多样的
④因此,将人类划分为几个种族,只有社会、文化意义,没有生物学意义
⑤处于这个连续谱带两端的群体,比如东亚人、北欧人、南非人,他们的特征差异是明显的,但是中间还存在着大量的难以划分的族群
⑥因此人类身体特征的变异,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而是一条连续的谱带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⑥⑤④
B.③①⑥②④⑤
C.⑥⑤②①③④
D.⑥①②④⑤③
答案:A。③引出人类生物学特征既同一又多样的话题,为首句;①解释同一的原因;②说明种族杂居通婚情况;⑥得出人类身体特征变异是连续谱带的结论;⑤对连续谱带进行进一步说明;④总结将人类划分种族只有社会文化意义,所以顺序为③①②⑥⑤④,选A。
5.当我们不再以功利的态度来考虑问题时,当我们不再以职业的观点来面对生活时,当我们把业余的游戏精神引入办公室和教室时,美学便松动了刻板重复的日常生活。我们便可以在其中发现更多的美感愉悦,感悟到更加深刻的生活真谛。老子提出了道家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涤除玄鉴”,“涤除”就是使心灵空明虚静,抛弃那些欲念和偏见,这样便可以“玄鉴”,就是看到深邃的东西。这个命题后来演变成中国美学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和命题,诸如庄子的“心斋”“坐忘”,宗炳的“澄怀观道”等等。
这段文字提到老子和庄子等人的思想是为了说明()
A.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B.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
C.无功利美学对日常生活的升华作用
D.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
答案:C。文段开篇强调不以功利态度考虑问题时美学能松动日常生活,带来美感愉悦和生活真谛,后面举老子、庄子等人思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无功利美学对日常生活的升华作用,所以选C。
数量关系
6.某单位共有四个科室,第一科室20人,第二科室21人,第三科室25人,第四科室34人,随机抽取一人到外地考察学习,抽到第一科室的概率是多少()
A.0.3
B.0.25
C.0.2
D.0.15
答案:C。总人数为20+21+25+34=100人,第一科室20人,抽到第一科室的概率为20÷100=0.2,选C。
7.某企业原有职工110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