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行唐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河北省行唐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试题带答案
常识判断
1.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要以()为总抓手。
A.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B.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C.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D.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C。分析: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要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总抓手。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被称为“医圣”
B.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书
答案:B。分析:“医圣”是张仲景,A错误;《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C不准确;世界上最早的农书是《氾胜之书》,D错误;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B正确。
3.下列关于河北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河北简称“冀”
B.河北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C.行唐县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D.河北省的省会是唐山
答案:D。分析:河北省省会是石家庄,不是唐山,ABC说法均正确。
4.下列哪项不属于新能源()。
A.太阳能
B.核能
C.天然气
D.风能
答案:C。分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天然气属于传统能源,不是新能源。
5.下列关于法律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人
B.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人民法院
C.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制裁是法律实施的唯一方式
答案:C。分析:法律关系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A错误;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人民检察院,B错误;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律制裁只是其中一种保障手段,D错误;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正确。
言语理解与表达
6.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曾有人______,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然而,事实______了对汉字的这些偏见和悲观论调。据统计,现在已有1000多种汉字输入法,无论从速度还是准确率上看,方块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丝毫不逊色于拼音文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宣称打破
B.断言粉碎
C.妄言驳斥
D.预言批判
答案:B。分析:第一空,“宣称”指公开表示,“妄言”有胡说之意,“预言”侧重预先说出,“断言”更能体现当时人们肯定的态度。第二空,“粉碎”比“打破”“驳斥”“批判”更能体现对偏见和论调的彻底否定,所以选B。
7.我们如今有铺天盖地的新信息需要去消化和记忆。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视和其他电子产品里,都______地涌现出新鲜事物。当不同信息同时涌现在记忆中,人们会无法______出与当前目标不相关的信息,甚至还会禁不住去思考那些尚未开始做的事情,于是会出现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源源不断筛选顾此失彼
B.滔滔不竭挑选杞人忧天
C.络绎不绝遴选应接不暇
D.层出不穷甄选急于求成
答案:A。分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可用于形容新事物不断涌现;“筛选”能准确表达从众多信息中选出与当前目标相关信息的意思;“顾此失彼”指顾了这个,丢了那个,符合人们面对众多信息时的状态。“滔滔不竭”多形容说话,“络绎不绝”一般用于形容人、车等,“层出不穷”与后面“涌现”语义重复,所以选A。
8.①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再生建筑学也逐步成为了一门独立而完整的技术科学
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众多城市已经完成改造,向现代生活方式过渡
③在保持原有建筑基本架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局部结构和装修,大幅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这就是“再生建筑”
④以阿姆斯特丹等港口为发端,欧洲各主要城市先后开始漫长的建筑再生运动
⑤它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当时西欧各国逐步完成工业革命对产业和城市的升级改造
⑥城市中传统的以居住为主的封闭社区和街区,开始让位于交流、娱乐、购物等现代商业的空间需求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⑥④②①
B.①③②④⑤⑥
C.⑥①⑤③④②
D.④③⑤⑥①②
答案:A。分析:③引出“再生建筑”的概念,应为首句;⑤说明其起源,应在③后;⑥进一步阐述当时城市的需求变化,与⑤承接;④接着讲建筑再生运动;②说明一战时的情况;①总结再生建筑学成为独立学科。所以正确顺序是③⑤⑥④②①,选A。
9.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敢于并善于______所有优秀的文化,如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