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诊断与治疗全解析.pptx

发布:2025-06-13约2.68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X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诊断与治疗全解析主讲人:时间:

CONTENTS01病理机制02诊断要点03治疗策略04真实案例分析05未来展望目录

病理机制202XPART01

导管上皮萎缩导致角化物堆积,CD68+巨噬细胞聚集,进一步加重导管阻塞。

导管壁弹力纤维断裂,Verhoeff染色可确诊,为病理机制的关键环节。导管异常与阻塞IgG4+/CD138+浆细胞浸润,数量超过50个/HPF是诊断标准之一。

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引发肉芽肿形成,推动疾病进展。炎症细胞浸润与肉芽肿形成分泌物在导管内潴留,最终导致导管扩张破裂,脂质外渗引发化学性炎症。

特征性“脂质湖”形成,苏丹III染色阳性,是病理过程的重要标志。分泌物潴留与外渗病理过程

免疫因素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引发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导致浆细胞浸润。

IgG4水平升高提示免疫调节紊乱,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内分泌因素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代谢,导致导管角化异常。

经产女性激素波动频繁,可能是该病好发于这一人群的重要原因。感染因素虽然该病并非感染性疾病,但细菌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炎症反应。

导管内感染可导致分泌物成分改变,进一步刺激周围组织。病因探讨

诊断要点202XPART02

急性期患者乳房红肿热痛,乳晕区肿块质硬、界不清,易误诊为细菌性乳腺炎。

乳头内陷在急性期出现率较高,可达42%,是重要临床线索之一。脓肿形成,可触及波动感,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瘘管,病情进展迅速。

此期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脓肿边界,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橘皮样变和卫星灶结节是慢性期典型表现,易与乳腺癌混淆。

慢性期病程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需及时准确诊断。急性期表现亚急性期表现慢性期表现临床表现

超声检查超声可显示导管“双轨征”和低回声区“暴风雪征”,对早期病变敏感性高。

超声引导下穿刺可获取组织样本,进一步明确诊断。钼靶检查钼靶可发现不对称密度增高和微钙化,对病变范围评估有一定价值。

但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综合判断。MRI检查MRI在显示导管扩张和病变范围方面优势明显,准确率高达89%。

对于复杂病变和复发病例,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010302影像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导管周围炎性浸润、泡沫状组织细胞聚集和上皮样肉芽肿形成是核心病理特征。

IgG4+/CD138+浆细胞浸润数量是关键诊断指标,需严格计数。特殊染色PAS染色可显示角化物,抗酸染色排除结核,为诊断提供有力支持。免疫组化CD68、CD138和IgG4等免疫组化标志物阳性表达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ER/PR/HER2阴性可与乳腺癌鉴别,避免误诊。病理检查

治疗策略202XPART03

急性期无脓肿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泼尼松0.5mg/kg/d,多西环素或头孢呋辛为常用抗生素。

有脓肿者需超声引导下抽吸,抽吸后注入曲安奈德20mg,可有效控制炎症。急性期药物治疗慢性期患者可长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有效率达91%。慢性期药物治疗利妥昔单抗通过靶向CD20,调节免疫反应,是治疗难治性病例的有效手段。

其用法为1000mgiv第0、14天,联合泼尼松使用效果更佳。生物制剂应用药物治疗

瘘管切除术适用于单发瘘管患者,手术彻底切除瘘管,复发率低至8.7%。

术前美兰标记瘘管,术中保留乳头复合体血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局限病灶患者可行区段切除术,复发率4.2%,可有效控制病情。

创腔引流放置≥72h,防止血肿和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区段切除术中央区病变患者适合乳晕扇形切除,复发率1.9%,可最大限度保留乳房外形。

术后配合负压引流和药物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乳晕扇形切除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术后持续负压引流(-125mmHg)7天,防止血肿和感染。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每周1次×4周),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口愈合。压力治疗(定制内衣≥3个月)可预防血清肿,促进乳房外形恢复。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迹象。康复指导术后康复

真实案例分析202XPART04

01案例经过38岁女性,右乳晕下3cm肿块伴皮肤橘皮样变,外院钼靶报告簇状微钙化(BI-RADS4C)。

空心针活检显示导管周围炎细胞浸润,但未明确诊断。03治疗结果泼尼松0.6mg/kg/d治疗8周,肿块缩小82%,治疗效果显著。

教学点:橘皮样变并非乳腺癌专利,IgG4检测具有重要鉴别价值。02诊断过程MRI显示导管样强化,非肿块强化,提示非肿瘤性病变。

IgG4检测血清值>2.5g/L,组织阳性率65%,确诊为IgG4相关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的案例

0142岁女性,3年内4次切口引流后复发,病情复杂。

超声显示5条放射状瘘管,最长达8cm,瘘管造影显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