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40分;非选择题部分6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班级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应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B.乙图:重敲音叉再次接触细线悬挂乒乓球,会看到乒乓球振动幅度变大,说明音叉的音调变高
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看到烛焰随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丁图: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在噪声的接收环节减弱噪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振动,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重敲音叉再次接触细线悬挂的乒乓球,会看到乒乓球振动幅度变大,说明音叉的响度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看到烛焰随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音,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是对小明和小华观点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①小明正确,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②小明错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可能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③小华正确,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它就会停下来;
④小华错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去维持,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①③ B.只有② C.②④ D.只有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可能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所以小明观点错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去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华的观点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在学校游泳馆中,教练要求学生潜入水中2米深处捡取训练用具。关于学生在水下下潜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耳朵感受到的压强与在水面相同 B.水对学生的各个地方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相等
C.水对学生头顶的压强大于对脚底的压强 D.学生耳朵感受到的压强与深度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且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因此学生耳朵感受到的压强与在水面不相同,故A错误;
B.学生不同地方所处的深度不同,根据可知水对学生的各个地方的压强在各个方向不一定都相等,故B错误;
C.学生在水下下潜时,学生头顶所处的深度大于脚底所处的深度,根据可知水对学生头顶的压强大于对脚底的压强,故C正确;
D.根据可知,影响压强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深度,因此学生耳朵感受到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4.在学校游泳馆中,教练要求学生潜入水中2米深处捡取训练用具。关于学生在水下下潜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耳朵感受到的压强与在水面相同 B.水对学生的各个地方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相等
C.水对学生头顶的压强大于对脚底的压强 D.学生耳朵感受到的压强与深度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且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因此学生耳朵感受到的压强与在水面不相同,故A错误;
B.学生不同地方所处的深度不同,根据可知水对学生的各个地方的压强在各个方向不一定都相等,故B错误;
C.学生在水下下潜时,学生头顶所处的深度大于脚底所处的深度,根据可知水对学生头顶的压强大于对脚底的压强,故C正确;
D.根据可知,影响压强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深度,因此学生耳朵感受到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5.科技馆的展厅里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的“最速降线”装置,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分别位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上的M、N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从起点由静止释放,N球先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