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校园网综合应用系统解决方案.doc
目录
TOC\o1-31.前言 3
1.1时代背景介绍 3
1.2研究开发背景介绍 5
2.需求分析 7
2.1总体需求 7
2.2应用需求 7
3.系统开发原那么 10
3.1应用平台 10
3.2系统先进性及平安性 12
4.系统功能介绍 13
4.1学校日常管理系统 13
4.1.1校长办公子系统 13
4.1.2校务管理子系统 13
4.1.3总务管理子系统 14
4.1.4学籍管理子系统 15
排课管理子系统 15
4.1.6选课管理子系统 16
考务管理子系统 16
成绩管理子系统 17
4.1.9学生住宿管理 17
4.1.10卫生管理子系统 17
4.1.11奖学金管理子系统 18
4.1.12现代教育技术管理 18
4.1.13财产管理子系统 19
政教管理子系统 19
4.1.15系统用户管理子系统 20
教科研管理子系统 21
4.2网上教学系统 22
网校课程与教学方案管理子系统 23
网校课件、试题管理子系统 23
教师教案、试题生成平台 24
4.2.4远程教学系统 24
学生个性化学习平台 25
网校电子公告板〔BBS〕 25
校园实时讨论区〔Chat〕 26
网校系统管理子系统 26
4.3图书馆管理子系统 26
子系统系统概述 26
模块划分 28
4.4多媒体、语音教学系统 30
4.4.1视频点播系统〔VOD〕 30
多媒体、语音教室系统 34
多媒体阅览室 37
4.5网络上的办公自动化 37
4.6网上通用查询系统 38
4.6.1学校管理局部查询 39
4.6.2学生、家长信息查询 39
4.6.3图书信息查询 39
4.6.4IC卡系统查询〔消费查询…〕 39
4.7IC卡校园一卡通系统 39
【后台管理系统】 40
【前台应用系统】 41
5.系统建设、维护及人员培训 42
5.1系统建设 42
5.2系统维护 42
5.3人员培训 43
附1.XX大学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已经完成局部工程: 47
附2.XX大学校园网简介 49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我们都致力推进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
1.前言
1.1时代背景介绍
科学技术的开展日新月异,九十年代,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下,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开展。如今,不仅计算机已经和网络紧密结合,整个社会都不可能脱离网络而存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流,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也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而迅速改变。
在这一时代的大背景下,单纯的依靠现有的教育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21世纪的教育面向高速开展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根底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上都要有所革新。将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才能与时代的开展相符合。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势在必行的。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核心局部,是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崭新的技术门类——现代信息技术。既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即时传输,远程传送的优点,又具有声音、图像、文字同步传输,形象生动、存储方便和屡次反复使用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而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必须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才能充分表达出来。
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是实施终生教育的重要保证。今后的社会是终生教育的社会,随着社会的高速开展,不具备适应新世纪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将会成为现代化社会的“功能性文盲〞。而且,未来社会中,人们的职业变动也会变得更加频繁,学会求知,学会除书本外,在计算机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充分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将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受教育学习手段。因此,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界,与各行各业相比,应更早地进行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让我们的学生更早地、更快地接受这种教育,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合社会,具备自我获取终生教育的能力。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根底,现在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地方经济与社会开展的质量。因此,各级政府不仅要在投入和学校的建设上关心中小学教育,更要关心学校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坚决纠正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工作好坏唯一指标的做法。〞这是市长在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是21世纪的根本特征。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知识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学生掌握现代化学习与工作手段的要求。因此,学校校园网的有无及水平的上下,也将成为评价学校及学生选择学校的新的标准之一。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也宣布:“加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