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文讲座 《彗星三部曲-上部》.pptx

发布:2025-06-13约1.6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彗星三部曲系列讲座;彗星是什么?;彗核:顾名思义就是彗星的核心星体,也就如同地球的岩石星体一样,只不过是一团”脏雪球”,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彗核的主要组成包括冰、岩石、尘埃等。。。有些可能还包含有多种简单的有机物和内部封存的气体,如甲烷、氢氰化合物等等,上文中提到了它可能是生命的信使的消息也是从彗核上得出的,在美国NASA的“星尘计划”中在坦普尔1号彗星的尘埃中收集到了氨基酸,这不妨令人遐想到地球上DNA和RNA的出现,估计便是与这些天外来客有关。

彗核也是反照率也是太阳系中各类天体里面最低的,究其原因也是由于表面的有机物覆盖在彗核上,太阳的辐射使得表面挥发性有机物都挥发殆尽,从而留下这些长链的有机物,就如同蒸馏石油一般,最后剩下的就是那些黑呼呼的沥青、焦油了!所以使得彗核也只能反射出照在上面的4%的太阳光了!

彗核一般的大小100m~40km之间。

左图下为哈雷彗星彗核!

范围从100米至40公里;彗发:由于彗星再向太阳前进过程中受到的太阳辐射愈加强烈,导致其彗核内部物质的挥发和流出,并且带走彗星尘,而这流出的尘埃和气体在彗核周围形成巨大但极为稀薄的大气,而我们将这称之为彗发彗发的主要成分通常是冰与尘埃,大的尘埃颗粒会沿着轨道散布,而小的颗粒会被来自太阳的光压退离,形成彗尾。彗发就像是是一团薄薄的面纱遮住了彗星的真容,所以我们在望远镜里面和照片上看到的彗星基本都是被彗发包裹着的。

彗发范围相当广大,直径可以达到数十万千米。;彗尾:

尘埃尾:当彗发中的微小尘埃和冰晶被太阳风的辐射光压推开后,会向后扩散开来形成长长的一条尾巴,而这就是尘埃彗尾,又由于每颗彗星的气体和尘埃喷流形成的彗尾都是独特的,指向的方向也都略有不同。尘埃尾会被拖曳在彗星轨道的后方,他经常会因为曲线的形状而形成反尾。而这主要原因也是由于的其轨道决定的。下图为07年著名的南天大彗星?McNaught的壮丽彗尾。1.5AU;离子尾:离子尾的形成是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对彗发产生光电效应的结果。一旦质点被游离,它们会获得净值为正的电荷???并且产生“诱导磁层”包围着彗星。彗星和诱导磁场对向外流动的太阳风粒子形成一个障碍,彗星在轨道上相对于太阳风的速度是超音速的,因此在太阳风流动方向的彗星前端形成弓形震波。在这个弓形震波,彗星高浓度的离子(称为吸合离子)聚集并加载活动中的等离子与太阳磁场,而这些场线披覆在彗星的周围形成了离子尾。等离子体彗尾由多种气体离子组成其中最多的是CO+,其次是H2O+。等离子体彗尾长直,表明离子受到的斥力更大(斥力为太阳引力的几十倍到100倍以上),这是太阳风(从太阳出来的高速等到离子体流)及其磁场作用于彗星离子而产生的斥力。

断尾现象:在2007年4月20日就有一次值得注意的事件,当恩克彗星的通过日冕物质抛射的时候,它的离子尾就完全的被截断了。这种断尾事件现今已多次观测到。

;彗星是怎么命名的呢?;我们要判断彗星的物质到底是什么,除了射探测器上去进行采样检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判断手段,就是彗星的光谱。

彗发的光谱特征是连续光谱背景上有许多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发射谱线或谱带,说明彗发是由尘埃(散射太阳光而呈连续光谱)和一些分子、原子、离子(发射线或谱带)组成的。(彗发中有以下成分:H、CC2、C3、O、S、Na、K、Ca、V、Cr、Mn、Fe、Co、Ni、Cu、OH、CN、CO、CS、S2、NH、NH2、H2O、H2S、CH4、HCN、CH3CN、CS+、SO+、HCO+、CH3OH、H2CO、C+、Ca+、H2+、OH+、CH+、CO+、N2+、H3O+、S+、HCO2+、HCN+、C2Hn+及硅酸盐尘等。)

;C/2012S1(ISON)彗星;ISON轨道;ISON所经过天区的轨迹;ISON光度曲线;ISON;ISON;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