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件--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程标准;单元主题与基本线索;知识点一、明朝的建立(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2分钟);知识点二、强化皇权(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6分钟);第15课明朝的统治;知识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3分钟);第15课明朝的统治;1.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是个“超级工作狂”,他事必躬亲,一天要处理400多件政务,直到临终前依旧在办公。使
得朱元璋如此勤政的根本原因是()
A.明朝刚建立,事务繁多杂B.官员不作为,工作效率低下
C.防止大权旁落,废除了丞相D.朱元璋才智过人,精力旺盛
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
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中国封建王朝君臣关系“坐一站一跪”的演变说明()
A.君主专制日益加强B.丞相权力日益削弱
C.特务统治日益强化D.地方权力日益弱化;3.下图是某人画的一幅明朝书生张富贵进京赶考的简笔画,画中的张富贵拿的书籍应该是()
A.《红楼梦》B.《齐民要术》
C.《四书集注》D.《唐诗三百首》
4.按下图所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三司”
C.设立锦衣卫D.实行“八股取十”;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4分钟);戚继光抗倭;知识点三、援朝战争知识点四、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
(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3分钟);拓展提升;1.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示意图()
A.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B.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C.推恩令、戚继光抗倭D.漠北战役、文成公主入藏
2.“据记载,船队共有船只二百零八艘,其中大船六十二艘,小船一百四十六艘。有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和水船。”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郑和下西洋时()
A.船队规模宏大、种类齐全B.战船数量居多、船员齐备
C.船员配备齐全、人数众多D.船队规模宏???、货物俱全;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判断其学习的内容是()
A.鉴真东渡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D.雅克萨之战
4.“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广东沿海倭患基本解除。”据材料可知,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是()
A.灵活的战术,坚强的意志B.军队训练有素,协同作战
C.倭寇十分软弱,不堪一击D.卓越的才能,远大的志向;5.海洋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明清历史,海防问题和海洋战略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城,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明史》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自嘉靖元年(1522年)罢市舶,凡番(指日本)货至,辄赊于奸商。久之,奸商欺冒,不肯偿。番人泊近岛,遣人坐索不得,出没海上为盗。久之,百余艘,盘踞海上,日掠我海隅不肯去。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皆为倭奸细,为之向导。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2)根据材料二,造成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写出平定倭患的一位民族英雄。
材料三: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番舶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地曝诸水
渍货物,海道副使汪柏许之……番人之居澳,自汪柏始。--《澳门纪略》
(3)材料三反映的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是什么?;知识点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3分钟);知识点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4分钟);知识点三、满洲兴起和党政军入关知识点四、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3分钟);1.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是政治日益腐败。以下不属于明朝政治腐败表现的是()
A.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B.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C.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D.陕西北部连年大旱
2.如表中的信息共同反映了明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