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4历年重庆市巫山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卷 .docx
2010-2024历年重庆市巫山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清朝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嫁之人”。他的这一做法(??)
A.表明统治者重视农工商业的发展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表明封建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2.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其具体体现这一说法的做法是(??)
A.“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B.“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
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以田载丁”“丁从地起”
3.据统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得以引进
B.明清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
C.土地利用率持续下降
D.大量土地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4.《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5.年号纪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下列与年号无关的历史概论是(??)
A.太初历
B.贞观之治
C.绍兴和议
D.靖难之役
6.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
A.王羲之
B.张旭
C.柳公权
D.颜真卿
7.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8.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对西部地区的管理和开发,率先考虑的问题大多是(??)
A.推行和亲政策
B.推行垦荒屯田
C.设置管理机构
D.发展民族经济
9.厚葬是古代的陋习之一,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陵墓如果被发掘,其大量的随葬品中将不会出现(??)
A.坚致如雪的白瓷
B.精雕细琢的玉器
C.图案精美的丝绸
D.熠熠生辉的青铜器
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11.土地一直是各国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注重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
B.唐朝时吁田和围湖造田现象更加普遍,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开发。
C.建国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人民
D.美国的西部开发使资本主义经济向西部扩展
1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13.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无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