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集团初三三模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发布:2025-06-09约8.5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70分考试时间:历史道法合卷100分钟)

请将答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

的答案标号涂黑。

1.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中,女神雕像体型有大小之分,随葬玉器数量和规格也有区别。

这表明当时()。

A.雕塑技术成熟B.社会分化出现

C.手工业很发达D.审美意识古朴

2.公元前541年,晋国与狄人在大原山作战,将领魏舒认为“彼徒(步兵)我车(战车),所遇又陇(狭隘)”,

于是“毁车以为行”,最终打败狄人。这反映了()。

A.晋国与北方狄人的交往B.晋文公夺得霸主的地位

C.大规模民族交融的出现D.地理环境影响作战方式

3.汉武帝于公元前113年,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命

上林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汉武帝这一做法旨在()。

A.统一调配全国物资B.加强对经济的掌控

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D.推崇儒家忠君思想

4.祖冲之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由朝廷正式颁行;唐玄宗征召僧一行入宫,制定了《大衍历》,

并将之通行天下。这说明我国古代()。

A.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生产B.中国天文技术领先于世界

C.国家力量推动科技发展D.政府加强了对文化的控制

5.在宋元以前,社会上存在着不少专门为寺院、士绅等抄写佛教经文的“抄经人”,唐朝就有很多抄经人以

精抄佛教经典为生。但到了宋元时期,“抄经人”群体大幅减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贸易的发展B.活字印刷术推广

C.市民文学的繁荣D.社会习俗的变化

6.雍正皇帝大大放宽了使用密折的范围,不仅政治、军事等要事“应速上闻”,甚至大臣的一些私事也可用

密折上达:臣下不得有所欺瞒,这是雍正皇帝推行密折制度最主要的目的。这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C.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D.思想领域控制严密

7.《京报》是明清时期刊载上谕、大臣奏章的新闻文抄。第一次鸦片争期间,道光皇帝特下谕旨:为英人

递送《京报》之人,即系汉奸无疑。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恭亲王奕诉派人将《京报》交由联军派发。这

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清廷放松对大众传媒的控制

C.西方列强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D.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深入

8.1858年,曾国藩痛斥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详述英国政治制度与科技成就的行为是“长英国志气,灭

中国威风”。1867年,曾国藩耗费数月重读此书,他的思想与实践均受其影响。曾国藩的这一转变主要是为

了()。

A.富国强兵图救亡B.维新变法启民智

C.扶清灭洋御外侮D.民主革命倡民权

9.1937年8月国民政府颁行《救国公债条例》,拟发行公债5亿元。该笔公债数额巨大,年息远低于之前

政府发行的大部分公债,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得以募齐。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

A.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B.民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

C.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