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4历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docx

发布:2025-06-11约1.03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4历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注重继承中国画的传统并加以创新。下图为齐白石的作品,最能体现作者继承与发扬的中国画传统是

A.风俗画

B.工笔画

C.文人画

D.花鸟画

2.“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地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地评价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4.从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到秦朝“书同文字”的变化,反映出

①汉字成为成熟文字??????②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③中华文明走向衰落??????④中央集权的政治趋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6.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宋朝

7.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墨家、儒家

C.儒家、道家

D.法家、道家

8.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下列儒家思想中,应该继承发扬的是

A.“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B.“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C.“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9.1916年,李大钊在《民彝》杂志创刊号上发文称:“为其历史所经阅者弥久,斯其圣哲所垂诏者弥多”,“民彝(意为人伦)受繄蒙也弥厚”,“其政治趋腐败也弥深”。所以,“吾华之有孔子,吾华之幸,亦吾华之不幸也”。可见,当时李大钊主张

A.应彻底否定儒学

B.移风易俗应先行

C.批判儒学之糟粕

D.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10.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仁政”思想

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11.《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2.(20分)不同的思想认识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时代要求,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贽反对用德礼刑政把“千变万化活泼之理,而执之以为一定不可易之物”,要求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他反对礼教的虚伪,还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学术界所窘,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也;一则徒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也。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非竭数十年之力,于彼乎,于此乎,一一撷其实、咀其华,融会而贯通焉,则虽欲歌舞之,乌从而歌舞之?……不知己之所长,则无以增长光大之;不知己之所短,则无以采择补正之。

——191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所提出的20世纪初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6分)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促使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历史背景。(6分)

13.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