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度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6-09约8.1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6届高二下期期中校际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分钟试卷总分:分

75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16348

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当思想家认识到“天道远,人道迩”的时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类对

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材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追求家国情怀B.崇尚天人合一C.主张和而不同D.重视以人为本

2.玛雅人创造了“玛雅文”,发明了“玛雅历”,还创制出了20进制;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

体解剖;阿兹特克人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这反映出美洲的印第安人()

A.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B.已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

C.文化深受殖民者的影响D.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3.亚述帝国时期人首飞牛是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当时

最强大物种的集合。这种风格体现出()

A.亚述人对东方文化的崇拜B.苏美尔人崇尚武力的征伐

C.亚述帝国专制统治的威严D.亚述人对辉煌陵墓的追求

4.两河流域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国王登基后一般会颁布法典。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前,西亚地区已经

有过多次颁布法典的行动,如埃什嫩那国王俾拉拉马的法典、伊新国王李必特的法典。这些法律的颁布从

根本上是为了()

A.维护统治者的权威B.树立公平正义形象

C.宣扬君权神授思想D.保障平民正当权利

.公元-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贵霜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中国,

536

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中原文化,在中亚和西亚,无论是印度文化还是伊朗文化,都

融合了入侵者的文化。由此可见,这次大迁徙()

A.引发了古代欧亚文明的衰落B.根源于各文明区宗教冲突

C.促进游牧与农耕文明的融合D.有利于西欧建立封建社会

6.现存的绝大多数祠堂类建筑都是明清两代建成的,其分布特征被人戏称为“南方祠堂遍地,北

方所剩无几”。乾隆时,有大臣上奏称,造祠之风“闽中、江西、湖南”尤盛。明清时期的祠堂

建设()

A.证明了宗法制度的存续B.可研究农村的经济形态

C.深刻改变基层治理模式D.受到了建筑材料的束缚

7.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

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A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B.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

8.《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是13-14世纪统治波斯地区(今伊朗)的伊利汗国宰相拉施特主编的中医

药学著作,主体部分是宋朝一些医学家对《王叔和脉诀》的点评,还翻译了《素问》《难经》《甲乙经》

《病源》等医书的段落。该书的史学价值是()

A.论证波斯的医学起源B.证明中医学在丝路沿线广泛流传

C.研究中伊文化交流史D.论证丝绸之路是中医药传播之路

9.日本古坟时代(250-592年),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日本人在服饰的制作技术、样式、

面料上或向中国学习,或直接从中国输入。飞鸟、奈良时代,随着大规模遣唐使的回国,日本服饰出现了

“唐风化”现象。这反映出()

A.中日服饰文化交流互鉴B.日本传统服饰基本定型

C.日本服饰已经全盘中化D.日本服饰深受中国影响

10.下面是某同学做的关于世界市场要素的变化表。据此可知()

1760年之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